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铁路运输   4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轨道平顺性在无缝线路安全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分析了轨道不平顺对无缝线路稳定性的影响,阐述了在维修工作中防止反向弯曲不平顺的发生、加强5 m以上长度不平顺的监控、以及提高钢轨焊接平直度对保证无缝线路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小阻力扣件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在铁路桥梁上铺设无缝线路,为了降低梁跨结构和钢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往往采用小阻力扣件。在有碴桥上无缝线路采用小阻力扣件,在钢轨、轨枕及梁跨结构三者之间将产生较明显相对位移,以往的计算模型没有考虑轨枕和钢轨相对位移的影响,与有碴轨道小阻力扣件桥上无缝线路工况存在较大偏差。在吸收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能综合考虑钢轨、轨枕、梁体三者相互作用的有碴轨道小阻力扣件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力学模型,给出了算例,对不同力学模型计算结果作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新模型计算结果要小于既有模型,对于柔性墩台结构,差分尤其明显。不考虑轨枕位移,该模型也适用于无碴轨道小阻力扣件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相比有碴桥,小阻力扣件无碴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有较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伸缩附加力计算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存在着巨大的伸缩附加力,但一直没有恰当的计算方法。根据以往的试验和计算结果,分析了连续梁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采用常量阻力,拟定出钢轨伸缩附加力的形函数;根据钢轨位移和伸缩力的微分关系得到钢轨的位移函数;结合桥上无缝线路的边界条件和变形协调备件列出非线性方程组,利用MATLAB镏软件编程计算得到解答。该方法原理清晰明了,计算过程简单明确,计算结果准确,具有实践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无缝线路长钢轨在应力放散过程中的不均匀性,指导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正确作业,根据无缝线路结构的基本原理,结合现场长度控制放散法的工艺,对采用钢轨拉伸器拉伸长钢轨所产生的温度力、锁定轨温和位移的不均匀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钢轨拉伸器拉伸长钢轨锁定后,长钢轨内产生的温度力、锁定轨温及其位移在全长范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随着轨温的变化,这种不均匀分布给无缝线路的强度、稳定及其养护维修带来了安全隐患。因此,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在拉伸达到放散量到位的要求后,还必须进行均匀性的调整,以满足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均匀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铁路板式轨道结构平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碴轨道是一种新型的轨道结构型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铁路。目前,无碴轨道结构计算理论还不完善,多采用叠合梁的方法。现采用平面有限元方法,把荷载和轨道结构看成一个系统,对板式无碴轨道在荷载作用下的竖向位移和内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MATLAB编程实现,计算结果符合无碴轨道结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速铁路基本走向方案比选特点,应用较为成熟的AHP主观赋权法作为指标权重分配计算方法,运用多目标决策分析原理,综合多种系统评价方法提出了一种高速铁路基本走向决策方法,并建立了优选模型,决策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方案的评价与排序,使方案决策具有针对性。实践证明该决策方法和模型能利用全部信息,排序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地符合高速铁路基本走向选择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以秦沈客运专线轨检车实测轨道不平顺数据为统计样本,基于样本平稳性检验,采用FFT方法进行样本空间的谱估计,并由MATLAB编程得到轨道不平顺谱密度和相关函数。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无砟轨道不平顺优于有砟轨道,高低和方向不平顺尤为突出;在8m以下波段内无砟轨道不平顺很好,无明显周期性成分;无砟轨道左右股钢轨横向不平顺控制均匀;左右两轨高低不平顺相关性较强,方向不平顺相关性较弱。基于样本的总体平均,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拟合优化算法,得出无砟轨道不平顺谱密度拟合曲线参数值,对于研究我国无砟轨道不平顺功率谱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温度力与位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将道岔、梁和墩台视为一个系统,建立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的有限元模型。根据变分原理和“对号入座”法则建立有限元方程组。以铺设一组43号道岔的18跨32 m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研究影响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受力与位移的因素,如支座布置形式、轨温变化幅度、梁温差、扣件阻力、道床阻力、限位器间隙、岔枕刚度、限位器位置、梁跨长度和桥墩刚度等。计算结果表明,简支梁桥上无缝道岔在温度荷载作用下,钢轨温度力在限位器处和限位器前梁端处同时出现两个峰值;与桥上无缝线路相比,桥上无缝道岔桥墩处的最大受力显著增大;当梁与导轨同向伸缩时,岔区内钢轨位移较大;限位器应布置在梁跨中部;限位器间隙对桥上无缝道岔的受力与位移有双重影响;岔区内钢轨的受力与位移随桥墩刚度增大而减小;岔区内采用较大的扣件阻力和道床阻力,岔区外采用较小的扣件阻力和道床阻力,可以降低钢轨附加温度力。  相似文献   
19.
无缝道岔组合作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跨区间无缝路线无缝道岔的三种常见的组合情况,建立了无缝道岔组合作用体系的计算模型,采用无缝道岔结构体系分析广义变分原理,建立无缝道岔组合作用体系的平衡方程,计算和分析了无缝道岔组合作用体系的钢轨附加纵向力及位移,研究结果对无缝道岔组合作用体系的设计,养护维修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决策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铁路规划、城市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比较,分析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决策实际上是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规划决策分层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决策矩陈规范化的有效方法;建立决策指标权重AHP计算模型和AHP-TOPSIS优选模型,并建立决策分析系统和应用软件,给出了应用实例进行验证,证明本文建立的决策模型能利用全部信息,使那些仅能用文字描述的项目参加运算,且能使经验和理论结合起来。排序结果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符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决策的实际情况,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的评价及方案优选服务,避免因人为失误而造成的决策偏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