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5篇
公路运输   31篇
综合类   12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确保运输安全是调度指挥的首要职责.针对高铁的迅猛发展,沿袭既有调度应急处置体系已不能适应,提出应急调度指挥台的构建和实施.实践证明在高铁调度应急处置方面发挥了专家辅助决策的功效,使得调度应急指挥体系更加完善,确保了高铁调度应急处置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2.
牵引变压器作为电力机车关键高压部件,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机车车辆安全。文章针对机车牵引变压器高压A端子故障,阐述了高压A端子的结构及故障现象,通过故障排查、数据分析及仿真、试验验证及测试等手段,对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3.
基于椭圆余弦波绕射理论,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法,推导浅水波对圆弧型固立防波堤绕射的波势解,据此计算作用于防波堤的水平波浪载荷。结果表明:浅水波入射角与非线性影响参数、海况条件以及防波堤几何条件等因素的相对变化对波浪作用均存在一定的影响。与微幅波理论对比可知:在一定浅水条件下采用椭圆余弦波一阶分量模型所计算的最大无量纲波浪力均明显高于微幅波理论的对应估值,反映了水波非线性因素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24.
25.
为统一中国对加筋高性能砂浆加固RC梁抗弯性能的认识,以中国学者所做95根加筋高性能砂浆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试验研究为基础,分析加固粱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考虑一次受力、二次受力、持载程度、加固筋类型、加固筋数量、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影响,建立加固梁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刚度计算公式和裂缝宽度计算公式,并与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加固技术采用高强钢绞线、钢筋网、钢丝网作为受力材料,虽然三者受力性能存在显著差异,但加固构件力学性能和破坏机理相似,可按统一计算公式进行承载力设计;公式计算值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可用于实际工程计算。  相似文献   
26.
通过对车载加油油气回收系统(ORVR)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指出ORVR系统对汽车制造工艺的影响。文章主要通过台架试验分析ORVR系统在高JPH工厂出现的加注工艺问题,提出方便可行的工艺解决途径,即通过改造加注设备、增加调速装置和冷却机的方式,提高燃油加注速度,保证生产线的效率和安全。  相似文献   
27.
28.
金塘大桥环氧钢筋施工要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塘大桥试桩与试验工程中,承台中所有钢筋均采用环氧钢筋,这种大范围的环氧钢筋应用在国内桥梁建设中尚属首次。由于国内尚无成熟的施工经验,通过此工程的施工,我们摸索了一些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希望能给类似工程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潜艇舱室固态胺CO_2吸附及水蒸汽再生的反应机理,指出了CO_2水合反应和水合CO_2分解反应分别为吸附与再生过程的慢反应。在实际工况下,固态胺吸附CO_2的速率受传质控制,水蒸汽再生过程很快,其速率不是主要关注的问题。基于双膜理论及双电层理论,分析讨论了固态胺吸附传质过程,推导出了CO_2总的传质速率方程,给出了影响速率的两个可调因素--温度及固态胺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30.
目前流行的数字集料建模技术效率和质量低,参数不可控且不能兼顾集料的形状、棱角、纹理等多个几何形态参数,导致难以有效在细观层面研究集料几何形态参数对颗粒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首先,研究了单一集料几何形态特征评价,并给出一种评价集料表面微观纹理和集料系统的数学方法;其次,基于3D Max提出一种新颖的单一集料数字模型设计技术,创建了带有不规则形状、无序棱角和精细表面纹理的集料数字模型;最后,基于PFC 3D并采用“颗粒替换法”创建颗粒复合材料数字模型,进而分析了实物模型和数字模型空隙率差异,并给出解决空隙率差异的数学方法. 在此基础上,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集料几何学特性对颗粒复合材料峰值抗压强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1) 给出的集料纹理评价数学方法能量化集料微观结构,而集料系统评价数学模型拓展了集料几何形态学评价指标;2) 颗粒复合材料实物模型和数字模型空隙率存在较大差异;3) 集料的几何学特征能提高集料之间的咬合互锁效应,用不规则颗粒替换粒径 ≥ 2.36 mm的球形颗粒可使复合材料的峰值抗压强度提高2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