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56篇
公路运输   115篇
综合类   134篇
水路运输   145篇
铁路运输   84篇
综合运输   1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01.
研究目的: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是铁路勘察设计的重要技术标准之一.普速客车上客运专线运行,将对列车之间的最小追踪间隔影响较大;本文重点分析旅客列车的类型、编组辆数、列控系统,提出动车组与普速客车间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与模型,为客运专线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基于客运专线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和机车安装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系统(LKJ系统)+地面信号机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根据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方法与模型,并以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的运城北站为例进行分析检算,经检算普速客车与动车组列车之间的车站到通间隔、到到间隔和动车组列车与普速客车之间的车站通发间隔均可实现3 min,动车组列车与普速客车之间的车站发发间隔可实现5 min.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的铁路站场遍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及时准确地了解列车所在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卫星定位技术GNSS(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已经逐渐应用到列车定位技术中,在对列车进行定位时需要对定位数据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车站的定位数据可靠性验证工作建立在对车站站场进行多次遍历获得定位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列车在站场内遍历能够对现场很难实现的遍历情况进行重复测试。本文对铁路站场与有向图的相似性进行研究,建立基于铁路站场结构的拓扑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站场实际遍历的情况与图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思路,提出一种基于链表数据结构的连续遍历站场的算法。结合实际站场图进行遍历算法仿真,较好地实现了连续遍历并获取较高的遍历效率。  相似文献   
103.
天目山隧道施工过程中,作业人员出现眼睛红肿及皮肤红肿、脱落等急性中毒症状。为探明急性中毒原因,通过监测隧道内粉尘体积质量变化、分析粉尘化学组分,辨识出引起中毒的有害物质。经检测发现,爆破后以2 274 m~3/min的风量通风10 min,作业区的粉尘体积质量可降低至接触限值(1 mg/m~3)以下;超前小导管钻孔时,作业区的粉尘体积质量为接触限值的56倍,作业人员会出现显著的急性中毒现象。另外,天目山隧道粉尘中钒、镍、锰和铬的含量以及围岩中砷、铜、铬、镍和钒的含量均较高,特别是急性中毒发生时隧道空气中钒和砷的体积质量最高,作业人员的症状与钒、砷的中毒诊断标准相符。可以判断,隧道作业人员急性中毒主要由以钒和砷为主的粉尘所致。  相似文献   
104.
分析了国内外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针对典型CBTC系统存在的问题,着重分析了CBI(计算机联锁)和ZC(区域控制器)均采用同一硬件和同一软件的轨旁控制子系统一体化方案,给出了该方案下轨旁控制子系统为列车计算行车许可的方法.最后对一体化的CBTC系统与典型CBTC系统下开放信号机、关闭信号机、人工解锁进路、解锁保护区段及CBI采集列车包络占用区段延时检测等功能的实现方式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轨旁控制子系统一体化方案的CBTC系统可以减少子系统间的接口,降低ZC和CBI间的功能耦合度,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5.
对比分析深埋圆形盾构隧道地震效应分析常用的2种拟静力解析解,给出2种拟静力解析解法的弯矩比值、轴力比值的计算公式,研究地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与弯矩比值、轴力比值的关系,以及界面滑移和不滑移条件下对弯矩比值、轴力比值的影响;建立等效刚度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验证这2种拟静力解析解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界面不滑移时,由这2种拟静力解析解获得的地震附加弯矩较为接近,但附加轴力差异较大;地层弹性模量、泊松比和界面条件对地震附加弯矩影响较小,但对地震附加轴力影响较大;由这2种拟静力解析解法与等效刚度数值解法所得的弯矩、轴力分布规律和极值位置基本一致。推荐在常规深埋圆形盾构隧道抗震设计时优先采用基于薄壁圆柱壳理论的拟静力解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6.
研究目的: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下工程具有建筑面积大、功能齐全多样、需要设置气体保护的重要电器设备房间众多、投资大等特点。气体灭火系统作为其消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子系统,本文从其灭火效果、对环境的影响、安全性、气瓶间的需求、投资和运营维护、灭火药剂输送距离等几个方面来研究IG 541和FM 200两种不同的系统在大型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应用的可行性,供同行在以后的枢纽设计中参考。研究结论:通过工程实例进行IG 541(烟烙尽)和七氟丙烷(FM 200)两种系统的计算、分析、比较、总结,IG 541系统相对FM 200系统具有气瓶占地面积小、组合分配灵活、气体输送距离长、安全性高、灭火剂更环保、运营费用低等优点,IG 541系统充装压力大,系统设备的防误喷等安全措施是在系统选择时所必需考虑因素,对于有人经常活动的电器房间灭火剂的浓度选择要适度;两种系统都适用于枢纽工程,但也都存在气瓶间总的占地面积过大,系统分散等缺点,需要产品研发及工程设计人员不断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107.
耿枢馨  姜惠峰 《中国铁路》2018,(12):113-119
在介绍日本铁路海外项目开展情况的基础上,从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思路、对外援助策略3个方面总结日本政府助力铁路企业海外发展的背景,梳理近年来日本出台的铁路海外发展促进政策,并从加强相关组织支援、优化海外项目开展模式、官民合作提升影响力、发展海外"软性"基础设施4个方面,提炼日本政府促进铁路企业海外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我国铁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8.
研究目的:电分相设置位置是保证列车运营安全可靠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研究信号系统、列控系统对供电系统中的接触网电分相设置位置的影响,提出了基于CTCS-3级列控系统动车组列车自动过分相的检算原则和模型;为客运专线勘察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研究结论:根据检算原则,建议仅开行单组(8辆编组)动车组的线路,电分相距离信号停车牌的最短距离应保证不小于217.05 m;开行重联(16辆编组)动车组的线路,应保证不小于431.05 m;开行200 km/h重联动车组的线路,当无法满足431.05 m要求时,此范围内列车平均起动坡度不应大于15.5‰。  相似文献   
109.
从理论上介绍光纤光栅传感器传感原理及交叉敏感问题的物理机制,并针对桥梁结构这一复杂环境的内部应变.提出一种解决交叉敏感问题的新颖方案,对于桥梁施工和使用阶段的监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深水基础施工是大桥施工的重点,如何合理地选择其施工方案是保证大桥按期顺利完成、降低工程造价的关键。本文介绍了长江三桥钢围堰施工方案的比选及其施工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