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1篇
  免费   198篇
公路运输   1311篇
综合类   1718篇
水路运输   1363篇
铁路运输   970篇
综合运输   15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71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25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462篇
  2005年   351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车桥系统空间非平稳随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虚拟激励法将轨道高低、方向和左右轨高差不平顺转化为一系列简谐荷载,将非平稳振动分析转化为确定性的时间历程分析,进行三维车桥系统空间非平稳随机分析。采用分离迭代法求解车桥系统运动方程,运用三倍差原理确定系统响应的最大和最小值,讨论系统响应的功率谱密度。研究表明:车体振动、桥梁跨中横向响应和轮对受到的横向轮轨力的随机性较大,轨道不平顺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桥梁跨中垂向响应及轮对受到的垂向轮轨力主要由确定性荷载引起。  相似文献   
92.
研究目的:5.12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震后10年内,将是次生地质灾害频发期。其中,滑坡是最为广泛、危害最大的灾害之一。正确认识地震诱发型滑坡形成机制,是防治设计的基础和依据。研究结论:以陇南三家地黄土地震滑坡为例,认为黄土泥岩顺层缓倾结构是此地震滑坡产生的内在因素,地处两构造交汇地带为滑坡形成提供内在动力,泥石流异常发育是滑坡形成的主要外部因素,而地震波传播方向与坡体应力场方向耦合、地震波与黄土显微结构的耦合及地震波与突发地下水异常的耦合是该滑坡形成的诱发因素。针对滑坡形成机理提出了防治建议,对认识地震诱发型滑坡形成机理,有效降低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促进灾后重建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王燕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10):17-18,26
在介绍企业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实施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形成原因,指出提高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有效性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4.
近年来,地铁牵引网短路电流中的震荡与超调现象对已有的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模型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地铁牵引网故障波形、短路试验波形和地铁列车试验记录,建立了包含地铁车辆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获得了与短路试验和运行记录一致的仿真结果,揭示了震荡与超调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5.
针对传统列车通信网络(Train Communication Network,TCN)难以满足下一代列车通信网络的带宽需求,提出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TCN解决方案,建立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的列车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栈模型。在满足网络强实时性方面,进行了相关改进。然后通过VxWorks试验平台进行试验验证,结论是这种新方案在较大提高网络带宽的同时,能保证网络的确定性和实时性,能很好地满足传统TCN网络传输数据的要求,证明了基于交换式以太网列车通信网络代替TCN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
介绍长春轻轨三期工程项目采用的现代有轨电车的基本技术参数、系统组成和系统配置,分析车辆的技术特点,阐明可供借鉴的技术成果,为有轨电车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7.
客运专线(以下简称客专)并线或交叉问题一直是GSM-R系统网络优化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长昆客专与武广客专并线交叉点GSM-R改造方案分析,阐述基站附带直放站在交叉区段的改造方案,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98.
结合仿真、试验及集成优化技术,提出一种背门连接界面等效刚度的辨识方法。建立背门有限元模型,并对背门连接界面参数进行等效;分别对背门模态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测试,并揭示引起仿真与试验结果差异的原因;通过集成优化技术对连接界面等效刚度进行多目标优化,使背门模态仿真值与试验值相一致。分析结果表明,背门连接界面等效刚度赋值存在偏差,经过参数优化得到合理的赋值,有效提升了仿真分析与试验测试结果的一致性,实现背门连接界面等效刚度从经验赋值提升到基于仿真和测试相结合的精确赋值。  相似文献   
99.
一种基于预测的电控汽油机怠速稳定性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发动机怠速工作过程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分析了传统怠速稳定性控制的控制机理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预测的发动机怠速稳定性控制方法——动态矩阵预测控制(DMC)算法,并建立了预测控制模型。试验表明,该预测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克服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复杂变化对怠速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
钢管混凝土拱桥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随动硬化理论和钢管混凝土组合材料恢复力模型 ,提出了复杂应力状态下钢管混凝土组合材料的弹塑性应力应变关系。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 ,对一钢管混凝土拱桥进行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车—桥体系的动力响应分析 ,并进一步研究钢管混凝土组合材料进入塑性后对体系振动的影响 ,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为钢管混凝土拱桥动力性能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