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4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不孕不育与支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孕不育与支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 (ASA)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培养法分别对 2 4 8例不孕妇女(观察组 )和 16 7例不育男性患者 (观察组 )进行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检测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 IgM和ASA IgG。同时分别选择 6 9例正常妇女和 4 3例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结果 不孕症观察组及不育症观察组UU、MH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不孕和不育观察组ASA阳性检出率 (2 8.6 3% ,2 0 .96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7.2 1% ,6 .98% ,P <0 .0 5 )。支原体感染阳性组ASA阳性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P <0 .0 2 5 )。结论 女性不孕和男性不育均与支原体感染及免疫因素有关 ,并且ASA与支原体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32.
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有频率和振型是反映桥梁动力特性的主要模态参数,是评价桥梁动力性能的重要依据.应用ANSYS程序,建立了施州大桥独塔单索面斜拉桥的三维空间有限元模型,开展了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扭转振型出现较早,主跨与延伸跨连续,使大桥一阶振型呈主跨侧向弯曲的特点.为同类型桥梁的动力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测定629例妊娠5~40周孕妇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基(β-hCG)。结果发现:无脑儿孕妇血清PAPP-A水平在妊娠早、中期均明显降低;在妊娠早、中期,胎儿21三体孕妇血清PAPP-A和AFP水平均下降,β-hCG水平升高。胚胎死亡和宫内死胎孕妇血清PAPP-A和β-hCG水平降低。提示此三种妊娠蛋白可在妊娠中期尤其是在妊娠早期作为筛查胎儿异常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对胎儿染色体异常和神经管缺陷(NTDs)的筛查。  相似文献   
34.
刘琪  李承恕 《铁道学报》2006,28(4):60-64
讨论了无线局域网(WLAN)与B3G移动蜂窝网络相结合的意义与发展前景,提出WLAN和B3G网络互连的基本结构框架模型,并对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该模型采用松耦合的工作方式,结构框架中的WLAN接入网为用户与B3G核心网的业务连接提供了桥梁,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同时在B3G核心网络中加入了无线接入网关(WAG)和数据包网关(PDG),用来为从WLAN接入的用户提供服务。还讨论了两种不同类型用户的移动终端(MT)的接入问题,包括拥有(U)SIM卡的3G注册用户和非3G注册用户。设计出3G注册用户通过WLAN接入B3G网络的流程图和主要程序;同时也提供了非3G注册用户接入B3G核心网络的解决办法和详细进程。  相似文献   
35.
SS8型机车过相分段时,由于辅机顺序启动控制电路所存在的不足,可能引起压缩机与通风机同时启动。针对此问题,文章提出了应急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6.
刘琪  聂尚杰  徐林 《中外公路》2019,39(3):119-124
大跨长联波形钢腹板连续梁桥下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采用常规支座体系通常难以满足抗震要求。襄阳绕城高速公路汉江特大桥为(60+6×110+60)m波形钢腹板连续梁,针对E1和E2不同等级地震,采用速度锁定器+摩擦摆支座复合抗震措施,基于Midas软件对支座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计算结果显示:桥梁结构受力改善明显,同时达到较好的景观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37.
杨兴  刘琪  朱玉 《桥梁建设》2023,(S1):46-53
为给非对称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以渝湘复线高速长头河特大桥主桥为背景,引入非对称比例系数研究不对称程度对非对称刚构-连续组合梁桥力学特性的影响,提出采用在连续墩处设置组合阻尼支承体系改善该体系梁桥连续墩处主梁在横向风荷载作用下受力不利的问题。保持该桥主跨跨径180 m不变,调整刚构侧和连续侧单侧主梁长度在主跨范围内的占比,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10个不同非对称比例系数的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模型在恒载、汽车荷载、温度荷载、收缩徐变等作用下的主梁内力和支座反力,以及组合阻尼支座不同水平等效刚度对主梁受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梁桥不对称程度对结构内力影响最大的荷载为收缩徐变;非对称比例系数m>0.2时需适当加大连续墩处主梁梁高、延长小边跨长度以减小非对称性的不利影响,m最大限值建议采用0.3;在连续墩处设置组合阻尼支承体系,利用阻尼位移使主梁协调变形,能有效降低横向风荷载引起的主梁弯矩和应力幅。  相似文献   
38.
何世永  李晓虎  刘琪  张悦  唐冉松  梁波 《公路》2023,(11):192-199
为研究隧道群内隧道间纵向间距对行车安全的影响,采用驾驶人实车试验方案,借助眼动仪和MP150生理仪采集了10名驾驶人的瞳孔面积以及心电信号数据,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表征不同隧道间纵向间距下隧道群中各相邻区段的生理负荷。结果表明:驾驶人的瞳孔面积变化率、窦性心搏间标准差(SDNN)在隧道群中各区段均具有显著性差异。驾驶人在第二隧道入口段瞳孔面积变化率最大,第一隧道中间段SDNN最大;在隧道群的第二隧道入口段和第一隧道出口段的生理负荷最大,其次是纵向间距段;第一隧道中间段的综合负荷较低。隧道群纵向间距在0~110 m驾驶人的综合生理负荷增加并达到最大,隧道群纵向间距在110~200 m,驾驶人的综合生理负荷降低,在150 m后变化趋近平缓。建议对于纵向间距小于150 m的隧道群,在隧道之间设置遮光棚,以减小驾驶人明暗适应带来的综合生理负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