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3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12篇
铁路运输   21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钛合金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海水腐蚀、无磁性等特点,在军用舰船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适用于对重量控制和防腐蚀要求较高的高速舰船、铝合金舰船。某型铝合金艇采用钛合金海水管系,经过十多年的使用表明具有良好的效果。该文详细介绍该艇钛合金管系选材、设计、施工、应用效果及存在问题,并提出钛合金材料在舰船上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2.
从网络化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当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论述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从单线运营过渡到网络化运营过程中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天津地铁为例,给出信息一体化规划设计参考模型。信息一体化模型的设计,对于国内许多即将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城市在解决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挖掘利用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3.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短时客流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分析了短时客流的准周期性,用云概念表示短时客流的特征,构建历史时间云、历史客流云、当前客流趋势云以及客流预测云,并建立时间云与客流云的关联规则,将时间云作为规则前件,客流预测云作为规则后件构建单条件多规则不确定性预测云模型。以南京地铁2号线15 min间隔的进站客流预测为例,将云模型与ARIMA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云模型应用于短时客流预测的有效性,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短时客流预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4.
建立合理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有效反应当前的运营安全水平,也可以为运营安全管理的发展提供引导作用。阐述城市轨道交通风险评价的构建目标和原则;从人员、设备设施、环境、管理4个方面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基于车站、线路和线网3个层次的需求,建立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及计算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5.
研究受电弓边缘检测算法,阐述了基于Canny算子的多尺度像素级小波边缘检测算法和基于Zernike矩的亚像素级边缘检测算法.结合广州地铁13号线的实际图片进行对比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像素级边缘检测算法,亚像素级边缘检测算法具有更高的精度,能够满足受电弓滑板边缘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56.
为评价工程材料拦阻系统(EMAS)在海岛机场的适应性,研究了拦阻系统中泡沫混凝土在高温、高湿和高盐环境中的性能劣化规律;研制了可自动控温、鼓风与补水的全(半)浸泡一体试验装置,分别研究了泡沫混凝土浸泡在30℃清水、30℃与60℃模拟海水中吸水率、变形、压溃强度与半溃缩能等宏观性能的衰变规律;借助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获取了...  相似文献   
57.
基于反潜导弹空中飞行和入水跟踪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从空中末弹道的阶段划分、开伞前的弹道控制、降落伞拉直和充气时的物理过程、弹伞系统空间弹道及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反潜导弹空中末弹道的物理过程与控制技术,总结了降落伞增阻减速的能量方程以及雷伞系统空间弹道方程的基本动能公式;从外载荷和冲击环境、导弹结构动响应分析、导弹结构动响应分析、导弹冲击稳定性、导弹入水缓冲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反潜导弹(鱼雷)入水及缓冲的关键技术和典型部件,为反潜导弹的设计与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简论城轨交通车站防爆安全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给人们带来了出行的便利,同时也潜藏着威胁和风险,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防爆安全检查尤为重要。分析、论述了城轨交通车站防爆安全检查设备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建设困境、设计标准、工作流程及国内建设现状等,并提出了实施中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59.
针对既有动态OD(起讫点)估计方法在轨道交通线网中适用性不强的问题,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动态OD估计框架,并讨论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框架构建以自动售检票系统数据为基础,提取线网客流历史OD矩阵和进出站客流信息;结合乘客出行过程和历史客流OD数据,构建OD流和进出站客流间的动态流量关系;最后,通过分析客流需求和行程时间的分布特征,构建动态OD估计模型,并引入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等指标评估OD估计模型的性能。  相似文献   
60.
风险辨识是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的基础,为更加科学准确地做好轨道交通运营风险辨识,结合南京地铁风险辨识过程、全体员工参与辨识的现状,综合国内外辨识方法,整理出3种易于理解和操作的方法:事故倒推法、事件树分析法、工作流程分析法。详细介绍各方法原理和操作步骤,并用层次分析法对辨识方法进行选择,然后各职能部门按照选择的最优辨识方法进行风险辨识。最后以站务为例,分析得出事故倒推法具有最大的权重,运用该方法进行风险辨识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