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15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连拱隧道施工全过程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金丽温高速公路里东隧道温州端40m洞口段的连拱隧道进行施工全过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连拱隧道施工的影响范围主要是本侧掌子面前方8m和拱顶竖直方向6m的围岩区域;在较低类别围岩中,为保证掌子面的稳定,应采用留核心土的施工方法;为防止施工阶段中墙的倾覆和偏转,两侧主洞的开挖距离至少应保持4个完整的施工循环;工程的支护体系在施工阶段具有足够的安全度,在施工结束后仍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不合理的城乡规划的弊端也日益显现。三十年的探索经验告诉我们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城市进步和交通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必须始终坚持构建城乡交通一体化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隧道工程围岩大变形及预测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国内外隧道工程及地下工程已发生的大量围岩大变形实例收集、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隧道围岩大变形的类型,提出了围岩大变形的预测预报体系,并已在鹧鸪山隧道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14.
鹧鸪山隧道防灾救援通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运用通风网络理论对国道317线鹧鸪山隧道的火灾救援通风进行了研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火灾疏散阶段进行了三种风流组织的模拟比较分析;并提出了灭火阶段的风流组织及消防进入路线.  相似文献   
15.
二郎山隧道营运通风设计方案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永林  毛遵训 《公路》2000,(12):22-27
二郎山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营运通风设计十分复杂,通风工程费用也十分昂贵。初步设计审查时,虽然增加了营运通风的技术设计阶段,但还是存在一些总是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即从川藏线的交通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加强交通管理的方法,以期达到降低通风工程造价和营运耗能费用的目的。同时,也对《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有关通风设计的一些条文,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寒区隧道结构抗防冻试验研究及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谢红强  何川  李永林 《公路》2006,(2):184-188
高寒地区修建交通隧道的主要技术难题是隧道主体结构尤其是洞口带的结构抗防冻能力、运营期间的安全性及结构的长期寿命等问题。根据鹧鸪山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进行隧道主体结构及围岩温度的现场测试研究,得出了隧道区环境温度、隧道结构体和围岩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并结合结构和围岩的热力学试验,对围岩及隧道结构的温度场分布进行仿真模拟分析,分析3种不同保温材料的隔热保温性能,从而为隧道的抗防冻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岩爆实例调研,详细描述了岩爆破坏的几何形态特征,并通过岩爆岩石断口扫描电镜分析和岩爆岩石力学测试等研究,总结出岩爆形成的力学机制主要有压致拉裂、压致剪切拉裂、弯曲鼓折(溃屈)等三种基本类型。现场测试结果则表明,岩爆发生时,其判据σ0/Rb至少应大于0.3。  相似文献   
18.
高寒地区隧道保温隔热层设防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高原地区鹧鸪山公路隧道抗防冻实验研究课题,介绍以隧道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为背景,根据隧道围岩和结构体现场温度实测数据,通过有限元计算,得出隧道围岩体内的温度场,说明如何用数值模拟检算二次衬砌表面保温隔热层的设防厚度.  相似文献   
19.
随着工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建设规模加大,地下工程向规模更大、结构更复杂方向发展.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尤其是高边墙围岩的稳定性是施工期安全控制的重点.以文登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为依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该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模拟计算地下厂房由上向下分层开挖时不同部位围岩应力变化情况,并将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复核,为地下工程支护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隧道通风网络及调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隧道通风网络的构成及网络中风流流动的基本规律,运用通风网络解算的斯考德-恒斯雷法和风量调节通路计算法,以二郎山和重庆中梁山2条长大公路隧道工程为例进行了网络模拟和调节计算研究.研究表明,分段纵向式通风系统已形成网络,可通过网络的自然分风和按需分风解算,模拟隧道内风流的分配、风机的设置,从而为确定通风调节的位置、大小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