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11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地铁建设正以迅猛的速度在全国众多大城市中展开,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地铁在注重功能性的同时,开始注重空间的舒适性和文化性,并在地铁规划提出"一线一景"的原则。这一原则在新建线路的车站装修中体现出来并指导设计。在8号线二期车站的室内设计中,以独特的圆角方造型为元素,形成了趣味性与"一线一景"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分析大型主题公园项目现状道路、节点、客流、公共交通和停车5个方面的交通焦点问题及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多目标的综合交通规划策略,结合北京环球主题公园项目特征,从道路系统、立交节点、轨道交通、公交线网、停车规划的多角度深化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克服了传统大型建筑项目仅通过交通影响评价分析交通问题的缺点,对后续的大型主题公园类项目的交通规划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君丰 《交通与运输》2021,34(z1):237-241
为突破当前城市开发过程中,TOD开发模式在多种交通方式平衡发展、交通方式融合、交通智能化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引入近年基于欧盟《可持续移动性规划》理念提出的移动性导向开发模式(作为提升方向.首先,对传统的TOD开发模式进行总结,辨析其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局限性;其次,对《可持续移动性规划》理念、MOD开发理念与模式进行阐释,归纳,并辨析其在开发切入点、交通融合理念、建设经济性等方面与传统TOD模式的区别与优势,引入具体的多维度评估与实现方法;最后,对国内外开发区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介绍移动性导向开发模式多维度评价标准的实际应用,探讨城市开发的新理念,为城市规划与公共交通站点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TOD 被众多规划决策人员视为解决大城市供需问题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规划依据进行城市发展策略研 究。但在本土化的应用实践中,TOD 对空间引导、价值取向、技术变革、规划范式方面的作用影响需要进一步明 晰。以北京市为例,通过复杂网络特征测度识别市域区划层次下城市中心体系和轨道交通的空间耦合状态,指明 双系统现存规划建设问题,提出双系统在 TOD 模式下的多维度耦合策略,旨在培养 TOD 向城市发展政策转型, 推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6.
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端部弯折型、端部扁平型和波浪型3种钢纤维分别配制抗压强度大于100 MPa的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纤维体积掺率分别为1.0%、2.0%、2.5%和3.0%.通过立方体抗压试验和梁抗弯试验,研究钢纤维形状和体积掺率对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流动性、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断裂能和弯曲韧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体积掺率为1.0%...  相似文献   
7.
对铺浆和无浆两组共24个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抗剪性能分别进行了试验,对各砌块的抗剪破坏过程进行了观测.根据试验现象及所采集的加载数据,分析了铺浆灌芯混凝土砌块和无浆灌芯混凝土砌块的抗剪破坏机理及破坏形态.用所测得的抗剪强度平均值与砌体规范抗剪强度平均值公式的计算值进行对比,试验值略高于规范公式的计算值.分析表明,水平灰缝处的砂浆对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剪性能及抗剪强度影响较小,而竖向灰缝处的砂浆有利于改善灌芯混凝土砌块砌体的抗剪受力性能,影响砌体的抗剪破坏形态,进而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8.
9.
10.
利用砌体剪-压复合受力的相关性所带来的抗剪潜力,提出了采用体外预应力法对砌体结构进行抗震加固。通过整体张拉通长设于砌体墙外部两侧全高范围内的预应力筋对墙体施压,改善了结构自身内在的抗震性能。据库仑强度理论,以典型的四层砌体教学楼结构为例,讨论了该种抗震加固设计的简化计算方法。同时,考虑到结构各楼层各位置墙体受压状况的不同,提出了采用"预应力分级键"对预应力筋进行分级张拉的策略,实现了按照各墙体所需来施加对应大小的压应力,从而将原结构的有利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为抗震加固服务,必要时还需设置柔性斜拉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