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1篇
综合类   14篇
铁路运输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利用干纺丝工艺,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化学模板法制备了Ce0.5 Zr0.5 O2纳米多孔纤维,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抄纸法制备了Ce0.5 Zr0.5 O2纤维纸。通过引入SiO2、TiO2和Al2 O3作为支撑体,利用XRD、低温N2吸附、拉曼光谱等手段分析了Ce0.5 Zr0.5 O2纳米多孔结构性能的变化。在空气条件下通过循环热失重分析法测定了材料在300~800℃温度范围内的氧储存能力,Ce0.5 Zr0.5 O2纳米多孔纤维的氧储存能力受到包括材料的比表面积、结晶程度以及支撑体性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机械包覆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无机的海泡石基混凝土裂缝自修复剂,在优选修复剂掺量的基础上,分别从力学性能、裂缝修复效果和抗裂性等角度对混凝土自愈合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XRD技术对修复机理进行探究.试验结果表明:当修复剂掺量为6%或8%时,所制备胶砂试件的力学性能较优,且在此掺量下初始宽度为0.2 mm左右的预制裂缝能够...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碳纳米管对硅酸盐水泥耐腐蚀性的影响,采用SEM和能谱对碳纳米管水泥的水化产物形貌进行测试,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掺入可以改善水泥净浆的抗酸性硫酸盐及盐酸侵蚀,当碳纳米管的掺量为0.1%时,水泥净浆试件的抗腐蚀性最佳.在最佳掺量下,水泥净浆试件在浓度分别为5%的Na2SO4和HC1溶液中浸泡28 d的抗压强度较未掺杂碳纳米管试件分别提高了46.3%和56.8%,抗拉强度分别提高了60.3%和11.5%.初步分析碳纳米管的掺入可改善硅酸盐水泥耐腐蚀性的机理在于填充作用和桥联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方法对InGaZnO的电子结构、晶体结构、电学、光学等性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与未掺杂的ZnO结构相比,掺杂In、Ga元素使得ZnO结构的费米能级进入导带,使其带隙宽度变窄、导电性增强,适合制备应用于柔性显示器上的透明导电薄膜。  相似文献   
15.
16.
7075铝合金以其独特的性能广泛应用于载运工具各个行业中,但是,铝合金在焊接后会出现疲劳强度降低的现象,这对载运工具的安全性产能生了消极影响。针对这一现象,采用局部激光表面处理法来改善7075铝合金的疲劳性能。对未处理试样和局部激光表面处理后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研究表明,局部激光表面处理能有效降低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提高疲劳寿命。ANSYS有限元残余应力分析及硬度试验表明,局部激光表面处理后试样上形成的残余应力场和局部软化现象是疲劳裂纹扩展速率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内部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裂缝,不及时修复会扩展成宏观裂缝,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依据微膨胀、络合沉淀和碳化结晶理论研制了一种能有效修复混凝土微裂缝的新型自修复剂。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得到修复组分的最佳配比:络合组分∶调凝组分∶储水组分∶增塑组分∶密实组分=1.00∶0.25∶2.00∶3.37∶13.47,在此配比下的裂缝宽度分别由0.27 mm和0.12 mm实现完全修复,冻融循环200次时掺入修复剂后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性模量比未掺加修复剂混凝土高10.8%,抗冻性得到显著优化。XRD和SEM分析显示,修复剂的掺入促进了Ca(OH)_2和Aft的生成,这些物质均匀分散在浆体中,使浆体结构更加密实,孔洞减少、强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云母等质量替代山砂方式,探究了云母含量对不同强度等级泵送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压汞测试手段,分析了水泥石的物相组成和孔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云母含量对泵送山砂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不利影响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有关。为降低云母含量带来的不利影响,C40及以下混凝土强度要求云母最高含量应小于2%,C50混凝土强度要求云母最高含量应小于1%。当云母含量超出适宜范围达3%时,通过降低水胶比方式已不能改善云母含量对混凝土强度的不利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云母吸水形成的"水囊"在硬化水泥石中形成大量孔隙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以硝酸铁、硝酸镍、氧化石墨烯为原料,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出了铁酸镍-石墨烯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TEM、UV-vis DRS等设备对样品的结构、形貌、UV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可见光下石墨烯的引入对铁酸镍降解亚甲基蓝的效果并对其协同催化机理进行了浅析。实验结果表明:在亚甲基蓝初始浓度为50 mg·L~(-1)下,可见光下照射150 min时,纯铁酸镍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率基本为0;而引入少量的石墨烯后,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则可明显提高到95%。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烧结机台车与风箱之间的漏风问题,研究了烧结机磁力密封中的磁场与台车移动速度的耦合规律。在模拟装置上,设置了移动副和含磁场源的固定副,在可变的二者间隙中分别放入3种磁介质并观察其运动状态。结果表明:移动副以0.79~2.12 m/min的线速度移动时,磁介质分为移动层和固定层两层;分层面与间隙中的磁场强度、移动副移动速度、间隙大小以及磁介质的特性等因素有关。揭示了以“移动层厚度”为标志,与以上四因素具有函数关系的磁介质中“磁”与“速度”的耦合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