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2篇
  免费   116篇
公路运输   3202篇
综合类   859篇
水路运输   677篇
铁路运输   780篇
综合运输   150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67篇
  2010年   328篇
  2009年   371篇
  2008年   404篇
  2007年   322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313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58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1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黄志洪 《珠江水运》2006,(10):39-41
钢丝绳使用的安全性是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关心的问题,因钢丝绳的损伤或破断而产生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为了确保使用中钢丝绳的安全运行,掌握钢丝绳的损伤规律及防治方法很有必要:笔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归纳其主要损伤现象有以下六种,即:磨损、疲劳、锈蚀、变形、咬绳、过载。  相似文献   
92.
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构建的新型牵引供电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当前牵引供电系统结构的特殊性,存在着谐波、无功、负序、通信干扰、"过电分相"等其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其中"过电分相"还对高速铁路的安全、可靠运行构成了威胁.文章提出了利用电力电子技术和不同接线方式的变压器以及AT牵引网构成的新型牵引供电系统.新系统采用了AT供电方式,具有综合经济技术性能优越的通信防护效果,利用电力电子技术滤除了谐波、补偿了无功、消除了系统不平衡,实现了同相供电,解决了过电分相问题.分析仿真证实新型牵引供电系统不但可以解决当前牵引供电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且可以提高供电的质量与效率,增强供电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3.
94.
阐述FTA分析程序以及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及目的;以某蓄电池电力机车为例,选择触电危险作为顶事件,说明触电故障树的构建过程。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得出导致触电安全事故发生的最小割集和概率,由此评估机车的运用安全性;指出了FTA技术在机车安全性评估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分析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介绍了TYJL-ADX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研发背景,对TYJL-ADX计算机联锁系统继电结合电路的特点及其安全性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96.
王芃  刘剑  李博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Z1):104-105
阐明了铁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意义,使用概率的方法对二乘二取二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关系进行了描述,通过对其进行数学分析,提出并举例说明了提高二乘二取二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杨明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10):61-64
以目标距离模式ATP系统项目为基础,阐述七阶段法的风险评估应用。结合故障树分析(FTA)和事件树分析(ETA),对目标距离模式ATP系统中的车载ATP控制单元的某个危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98.
高铁济南黄河特大桥为京沪高铁和太青客运专线四线共建桥,其主桥采用(112+3×168+112)m下承式连续刚性梁柔性拱型式.采用现场测试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济南黄河特大桥钢桁梁主桥的动力性能、行车安全性和平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桥梁横向、竖向刚度均满足相关规范和设计文件要求;实测梁体横向和竖向1阶自振频率分别为1.57和1.72 Hz,与测试速度内动车组的横向和竖向强振频率相距较远,未出现共振;动车组作用下的梁体最大竖向动力增量为设计荷载的3%,梁体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20 Hz低通数字滤波后)均小于0.5m·s-2,梁体横向和竖向振幅均较小,能够满足300 km·h-1动车组运行要求;动车组通过主桥有砟区段的安全性指标小于允许值,车体横向和垂向平稳性指标均小于2.5,动车组车辆动力学响应在主桥和引桥不同轨道结构线路区段的实测结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99.
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基于风速、风向角、线路服役条件,车速、车辆参数的车辆侧风倾覆安全性计算方法,为车辆侧风倾覆安全性的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以湘府路湘江大桥(65+5×120+65)m刚构-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采用2种方法研究了桥墩在纵横向船舶撞击力作用下的墩身弯矩随船舶撞击高度的变化规律,以确定船撞桥墩的最不利位置。方法一采用简化计算模型进行桥墩弯矩公式推导,方法二采用Midas 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仿真全桥模型进行墩身弯矩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有限元仿真全桥模型计算得出的墩身弯矩与简化计算模型推导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在船撞力作用下整个桥墩中墩底弯矩最大,且墩底弯矩随着船撞力作用点的升高而增大;简化计算模型中采用了若干简化处理,在进行桥梁船撞安全性评价时宜采用有限元仿真全桥模型计算。本文结果对桥墩设计与船撞安全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对此刚构—连续梁桥船撞桥墩安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