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6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1386篇
综合类   1269篇
水路运输   77篇
铁路运输   108篇
综合运输   137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21篇
  2011年   283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18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为研究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采用两种不同的沥青根据拌和温度与压实温度确定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疲劳试验对比研究了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对于基质沥青而言,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略低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其它路用性能均优于热拌沥青混合料;泡沫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均优于其它两种基质沥青混合料。  相似文献   
72.
冷补沥青混合料工作机理与特点冷补沥青混合料在20世纪90年代由国外进入中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已拥有许多国内自主品牌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在新颁布的《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相似文献   
73.
为节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施工材料,可以对原本旧路面破除的材料进行循环利用.唐山至天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破除材料全部利用再生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值得在同行中推广.  相似文献   
74.
商业价值     
SPJ型遇水膨胀橡胶SPJ型遇水膨胀橡胶是由上海彭浦橡胶制品总厂生产的产品。一、特性和优点SPJ型遇水膨胀橡胶比普通橡胶更具有卓越的特性和优点。(1)局部遇水或受潮后会产生比原来大  相似文献   
75.
沥青路面在使用一定时间后.其整体性能将不能满足路用要求,但作为路用材料仍有很高的利用价值。通过路面再生.可以使其重新满足路用性能要求.既可以节省大量材料资源资金,也可避免环境污染.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冷再生技术在环保方面和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都具有显著优点,它不仅可以节约能源资源,降低材料、人工费,节省运费,还可以延长施工季节,几乎不受阴湿或低温季节影响,且对于施工人员,改善了施工条件,减少环境污染。有益于环境保护。介绍了冷再生技术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其优势。  相似文献   
77.
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发展,高等级公路维修工程越来越多,如何利用旧路材料快速、经济与环保地维修和建设高速公路成为重要课题。以哈双高速公路冷再生技术方案研究为例,通过再生材料分析、再生的混合材料组成设计等方面,较为详细的介绍了冷再生技术在哈双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8.
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中,预拌混凝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施工材料,有着其他施工材料无法取代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中预拌混凝土施工的管理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9.
水损害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中破坏性最大的一种病害。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的降低,会影响集料水气的释放,所以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研究至关重要。该文分析了不同含量的消石灰对温拌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对混合料间接抗拉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增加消石灰含量可以提高密级配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对于没有使用消石灰的开级配样品,抗拉强度比可以达到标准值的80%。  相似文献   
80.
针对预拌混凝土生产和施工的特点,强调了混凝土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指出了各个环节控制的重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