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1篇
  免费   95篇
公路运输   5208篇
综合类   886篇
水路运输   397篇
铁路运输   1556篇
综合运输   139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253篇
  2014年   514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422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434篇
  2009年   519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485篇
  2006年   479篇
  2005年   416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463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19篇
  1996年   126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5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91.
占强 《世界汽车》2005,(10):100-100
一直以来,混合动力车型都是以中低档家用车为主,如丰田prius、本田insight等,全是低价位的小型车。不久后,著名高档车品牌保时捷也将推出混合动力车型,从而为混合动力家族增添一款贵族新丁,这就是顶级豪华SUV卡宴Cayenne的混合动力版。  相似文献   
92.
在介绍修订版的HONDA CBR600RR期间,本田的发言人曾以“工业的核心”来描述中量级车:同样,这也适用于绿色巨人Kawasaki。事实上,正是因为1985年川崎首推ZX600R Ninja,随后才真正确立了600ml运动车的市场地位。  相似文献   
93.
《汽车生活》2002,(12):26-27
  相似文献   
94.
Mazda6是马自达公司推出的21世纪的全新造型全新平台的新车型。新车具有强烈动感的外形、舒适性与跑车化相结合的操纵性能、构思独到,设计合理的理想的乘坐空间。最高标准的安全性和精巧细致的制造工艺。在日本、欧洲、美国以及中国的市场上反映强烈,获得了很多奖项,成功塑造了马自达品牌的个性鲜明、技术先进及性能卓越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95.
根据自动并车的技术要求提出了自动并车的技术设计基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舰船主发电机并联运动控制器的自动并车功能框图,介绍了设计原理和工程实现方法,采用抗干扰技术设计出了硬件电路。试验证明该设计方法能稳定、可靠地实现舰船主发电机自动并车。  相似文献   
9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轿车从传统的生产资料概念中走出来,进入千家万户,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代步工具”,即消费商品。轿车消费市场持续升温,带动了国内商品车的生产和进口汽车的增长。随着汽车市场由卖方转向买方,客户的要求随之提高,轿车、卡车、轻客和吉普车等车型的“零公里销售”形式在汽车销售商中广泛采用。汽车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商品车运输业的发展,也为发展商品车专业物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97.
用μ控制方法对超导磁浮车二次悬挂系统进行了鲁棒控制策略的研究,并对控制器进行了综合和系统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μ控制能有效地控制车体共振点附近的振动,在参数存在摄动的情况下,μ控制比H∞控制具有更好的性能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
一辆丰田佳美(CAMARY)轿车(采用3VZ—FE发动机),当车速超过80km/h持续行驶5min以上时,发动机故障指示灯就会亮起,低速行驶一段时间后该指示灯又会熄灭。  相似文献   
99.
田永梁 《汽车杂志》2005,(2):156-157
没有车型的贵贱,没有改装的高低。吉利和206CC同场竞技,帕萨特也可以和拉力赛车共舞。日前在顺德举行的“型车一族”改装车大赛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车除了用,也可以用来玩的。有型与否不在车,而在玩车的人。  相似文献   
100.
该装置适用于大中小型编组站区段站的非联锁道岔作业区及手扳道岔密集的铁路专用线、段管线。装置把显示区内的道岔建立联锁关系,把需表示股道的开通联锁条件集中送进微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