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篇
  免费   16篇
公路运输   218篇
综合类   200篇
水路运输   76篇
铁路运输   52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为探究青藏高原公路边坡在不同植被防护措施下的侵蚀规律,提高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技术,采用野外冲刷试验研究了青藏高原公路边坡在裸坡、三维网植草、人工铺草皮等不同植被防护措施下的产流产沙特征,分析了不同措施下的防护效率与拦沙机理。试验结果表明:3、8L·min-1冲刷流量下的平均初始产流时间分别为225.50、163.27s,初始产流时间与流量和植被盖度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8L·min-1冲刷流量下的产流稳定时间较3L·min-1提前了约2min;植被措施的拦沙效应主要体现在对粗颗粒泥沙的拦蓄上,边坡产流量和产沙量随植被盖度的增加而减小;植被措施拦截径流效率和拦截泥沙效率的平均值分别为55.7%、53.5%;综合防护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74%盖度三维网植草、37%盖度三维网植草、中部铺草皮、上部铺草皮、裸坡,建议采用以草皮为骨架配以三维网植草的边坡植被综合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102.
中国城市发展的优先计划--可持续交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卫 《城市交通》2005,3(1):1-3
中国城镇化进程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交通和能源问题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城市政府的关注。对中国城市交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城乡协调发展,交通和能源需求,土地资源、环境资源和能源资源的约束,城市公交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四个方面对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阐述,指出了中国城市交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实现城市可持续交通的基本政策。  相似文献   
103.
梁敏 《公路与汽运》2005,(6):103-105
提出在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应突出“以人为本,公路融入自然”的设计理念,并结合阳平(阳朔—平乐)高速公路的设计,介绍了高速公路对土地资源、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并说明了如何采取路基防护、排水工程、植被恢复等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4.
通过水槽试验,探讨了不同滩地植被密度、植被高度对复式河槽流速分布的影响。试验时,借助声学多普勒测速仪(ADV)观测不同垂线、不同测点的瞬时流速,选竹签模拟乔木。试验结果表明,在滩地无植被情况下,流速分布满足对数分布;滩地种树后,主槽流速明显增大,滩地流速减小,流速呈S型分布,不同植物密度,S型的分布是不同的。这种S型分布将水流划分为3个区的复杂行为,S型分布的形状与水深、垂线位置和植物特性(植被高度,植被密度)有关。植被密度对流速分布的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05.
高速公路石质边坡不同受光面土壤与植被恢复的差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地处山东省中部半干旱区的京沪高速公路(G2)济南至莱芜段高速公路部分路堑石质边坡客土喷播生态护坡试验工程为例,观测不同受光面边坡(阴、阳坡面)的土壤与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硬度等重要指标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阳坡土壤硬度大于阴坡、水分含量又低于阴坡;土壤硬度、水分含量等又成为了石质边坡植被恢复与生长的限制性因子,应选择耐旱、抗贫瘠的适生木本植物为主体植被;从植物的丰富度来看,阴阳坡的土壤水分从下往上逐渐减少,低坡高区域比高坡高区域的减少速度快,阴坡比阳坡的植物种类丰富。  相似文献   
106.
可持续城市道路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当前大部分城市道路设计依然依据传统的指导方针:即强调车辆行驶的机动性和安全性并且尽量减少建设的前期费用,而较少考虑资源和环境方面。笔者将从更广的范围界定城市道路的可持续性,探讨城市道路的可持续设计要点,叙述城市道路相关可持续解决方案以及相应的运用案例,论述可持续设计理念在中国的应用现状及其前景。  相似文献   
107.
为研究高速公路植被护坡效果,依托保龙高速公路建设示范工程,遵循恢复生态学原理,对保龙高速公路边坡植被生长现状进行选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植被物种的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也可引入不具有强入侵性的外来物种;②植被护坡技术具有局限性,应与工程防护技术相结合;③对于较陡的岩质坡面可考虑在框格梁内设置种植槽,栽植攀援性和垂吊性植物。  相似文献   
108.
《城市交通》2012,(4):99-100
主题:关爱城市·绿色出行2012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关爱城市·绿色出行”,主要反映城市交通政策和交通改善措施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可持续城市发展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热点。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上,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被作为七个关键议题之一。缓解拥堵和改善与交通相关的环境、能源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9.
公司是通勤交通的主要创造者,在与交通相关的讨论中,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几年,公司提出了多种政策措施,以改善员工的出行条件,但其愿景与行动通常被研究文献所忽视。为了讨论比利时公司在交通政策方面的最佳实践,分析了现有研究成果和比利时的两次大规模通勤交通调查。首先,对公司进行分类,以便确定在推广替代交通方式方面受员工欢迎的公司。然后,通过量化分析确定交通政策的最佳实践。结果显示,最佳替代交通方式取决于公司特征;自行车交通最适合小型工作场所,大型工作场所和位于建筑密集区或市中心的公司则更适合推广公共交通;在公司交通管理中,财务激励、设施提供、信息传播和停车管理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坡面植被的固土防冲刷失稳作用往往取决于草类根系对坡面土强度和抗崩解特性的提高幅度。为研究草类根系对提高坡面土强度和抗崩解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通过植草种植试验和观察,研究草类根系生长及竖向深度含根量分布规律,然后采用直剪试验得到不同根系含量或不同生长深度与根-土复合体强度的关系,并对添加不同含量根系的根-土复合体进行强度试验,比较种植活根系和添加死根系根-土复合体不同的强度特性。对路堑坡面植草根系原状土样和添加根系重塑配制土样进行崩解试验,比较分析坡面土壤的结构性、根系含量对植草坡面土体崩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类根系的纵横穿插与缠绕根网加筋作用使草类根系能显著增强根-土复合体的强度,种植根系的毛细根系及生物活性使其对土体强度提高的加筋效应远优于添加根系,其提高幅度与根含量呈线性增加关系;由于草类根系的缠绕包裹作用提高了土的强度,且草类根系在土体孔隙中的穿插能减少雨水入渗时的孔隙气压及封闭气体,从而使草类根系能显著提高根-土复合体的抗崩解特性;路堑边坡土体的结构性以及主根系衍生出大量毛细根系的存在,使添加根系重塑配制土的抗崩解能力远小于路堑边坡种植根系原状土;根土样在配制土中采用稻秸秆代替草类根系,在同样添加比例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抗崩解能力及加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