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2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244篇
综合类   209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土壤固化剂能够改善土体的抗剪强度、渗透性和水稳定性等工程特性,是传统土壤固化材料水泥、石灰的新扩展,已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加固工程。通过总结土壤固化剂的类型、材料组分、固化机理和固化特性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土壤固化剂研究方向和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土壤固化新材料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72.
为提高粉质黏土-水泥搅拌土强度,使其与钢筋或型钢共同作用形成水泥土搅拌墙。以南昌地区粉质黏土为例,在现有水泥土改良剂性能研究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化剂,采用正交试验,对16组粉质黏土改良方案形成的搅拌土开展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渗透试验,研究水泥、水玻璃、生石膏和生石灰不同配比对粉质黏土改良后强度性能的影响,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搅拌土的抗压强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泥掺量、水玻璃掺量、生石膏和生石灰掺量,确定粉质黏土固化改良的最优配比为水泥掺入比24%、水玻璃6%、生石膏2%、生石灰0、萘系减水剂1.5%,并推荐在水灰比为1.5、粉质黏土含水率为12%时使用。经过筛选固化剂和优化配比后,粉质黏土在标准龄期28 d时强度可以达到8.6 MPa。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试验,对高强粉质黏土-水泥搅拌土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高强水泥搅拌土的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573.
吴景健  肖辉  万军  庞洪林  张梦玥 《船舶工程》2023,(5):168-172+189
为经济有效地开发边际油田,提出一种利用隔水导管及表层套管组成的复合结构进行承载的新型简易平台形式。以渤海某边际油田开发为例,从灌浆连接强度、复合桩竖向承载力、复合桩变截面对p-y、t-z、Q-Z曲线的影响以及简易平台钻井工况等4方面重点分析隔水导管支撑井口平台与常规导管架结构设计的不同之处;结合规范对传统设计内容和方法进行补充和改进。结果表明:灌浆连接强度、隔水导管复合桩竖向承载力和钻井工况均可满足规范要求,且在常规隔水导管入泥深度范围内变截面对土壤曲线的影响较小。以上分析为隔水导管支撑井口平台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574.
土壤是城市发挥绿地功能的载体,与城市宜居性、环境质量和人类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以上海市临港新片区某大型社区为例,对绿化种植土壤和绿化用表土的主控指标(pH、含盐量、EC值、有机质、质地、入渗率和发芽指数)进行了调查分析,评价了土壤质量状况。分析结果表明,绿化种植土壤和绿化用表土含盐量大多满足要求,样品超标率低于4%;质地以壤质砂土和砂质壤土为主,无样品超标。pH、有机质、EC值超标率较高,尤其是EC值超标率高达88%。两种土壤盐碱化严重,EC值和有机质整体偏低,均需进行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575.
谭书平  刘诗琪  王菲  刘宏  陶俊威  康迪 《公路》2023,(3):371-376
为支持国家高原生境脆弱区生态公路建设,更加深入了解公路扰动迹地恢复过程中土壤侵蚀机制和稳定性,指导高原公路工程早期生态修复措施,以在建久马高速公路为对象,在工程扰动后选取了覆网封育(FY)、喷播(PB)、营养土回覆(YT)等3种处理方式与扰动后未处理(NA)和未扰动(NT)进行对比研究,对土壤质地、机械结构、碳氮含量及可蚀度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扰动迹地土壤质地以粉壤土和壤土为主,渗透速率整体中度偏快。FY、PB、YT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土壤黏粒的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储量;PB处理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粉粒的含量,同时提高砂粒的含量;粉粒含量和砂粒含量对土壤结构有着关键影响,结构方程模型系数分别为0.79和-0.75;土壤结构相较于土壤碳对土壤可蚀性影响更大,但土壤碳能够通过土壤结构间接影响土壤可蚀性。综上,川西高原公路迹地土壤可蚀性增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工程扰动提高了土壤粉粒含量,降低了土壤砂粒含量,土壤渗透性较好但水稳性差,容易发生分散悬移导致侵蚀。喷播和营养土回覆处理均能通过提高黏粒和降低粉粒途径有效降低土壤可蚀性。建议该地区在以后工程扰动后早期恢复中,可以采用肥草混播方式,或混施能够提...  相似文献   
576.
疏浚绞刀切削土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元FEM法研究绞刀切削土壤过程。参数化建立绞刀模型,对绞刀进行模态分析,分析不同阶数下的固有频率及振幅,为绞刀加工提供依据;采用LS-DYNA模拟绞刀切削土壤的过程,选取MAT147为土壤材料模型,研究不同时刻的土壤切削形态,将得到的切削阻力与理论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