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44篇
综合类   59篇
水路运输   82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41.
基于对策论的原理,分析了高速公路和铁路运输的收费定价问题.以道路经营者为研究主体,建立了对策模型,研究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高速公路和铁路一方的定价行为对另一方产生的影响.在双方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前提下,得出影响收费定价的各个因素,以及双方在定价博弈中的相互制约程度,使收费定价达到均衡状态.给出了铁路公司与公路公司相互之间的反应函数,并通过此反应函数得到了最优均衡状态下的收费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为铁路和高速公路经营者提供了定价依据.  相似文献   
242.
李平 《西部交通科技》2023,(12):120-123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通过旧路评定确定力学参数,建立力学模型,进行力学分析,探索最佳的微裂均质化再生路面方案。结果表明:微裂均质化再生技术适用于整体状况“良”但承载能力一般、断裂板较多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并非越厚力学性能越好,随着厚度的增加加铺层应力改善作用逐渐减缓,而沥青永久变形量不断增大;基于经济和力学性能综合考虑,10~12 cm厚沥青加铺层+再生旧水泥基层为最佳的微裂均质化再生路面方案。  相似文献   
243.
鉴于梁式桥行车舒适性差的特点,为探究过桥车辆在公路梁桥行驶过程中的乘坐舒适性,以一座梁式桥为分析对象,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理论,进一步建立车桥耦合振动微分方程。采用自编车桥耦合MATLAB程序计算车辆座椅加速度,以国际标准ISO2631-1的加速度均方根值评价方法对司乘人员乘坐舒适性进行评价,分析车辆类型、乘坐位置、车重、桥面不平顺、车速等因素对车辆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车辆类型,小汽车的行车舒适性优于货车和公交车;多排座椅的两轴公交车,前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比后排座椅的乘坐舒适性好且座椅距离车辆质心位置越远,乘坐舒适性就越好;不同乘客处于同排位置,站立乘客的舒适性要比座椅乘客的舒适性差;车辆乘坐舒适性对桥面路况等级很敏感,其随桥面路况的恶化而迅速降低;不同的车重,车辆乘坐舒适性随车重的增加而提高;车辆行驶速度对乘坐舒适性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较小,为提高乘坐舒适性,建议对梁式桥的行驶车辆采取限速措施。  相似文献   
244.
一、PP材料简介PP材料是聚丙烯(Polypropylene)的简称。PP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丙烯管材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三类:一类是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均聚聚丙烯(PP-H),也称Ⅰ型聚丙烯;二类是甲基交替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耐冲击共聚聚丙烯(PP-B),曾称为嵌段共聚聚丙烯,也称Ⅱ型聚丙烯;三类是甲基无秩序的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无规共聚聚丙烯(PP-R),也称Ⅲ型聚丙烯,他是由丙烯和另一种烯烃单体(或多种烯烃单体)共聚而形成的共聚物,烯烃单体中无烯烃外的其他官能团。  相似文献   
245.
结合广船国际有限公司龙穴厂区水平船台项目的实践,论述大型船舶在水平船台建造并采用组合台车运输至半潜船的移船、下水系统设计。优化船台建造工艺,自创台架结合台车的支承模式,为台车区域分组、自动均载、船舶总段三维对接等提供实施条件,提高了移船、下水作业的安全性。与滑道-滑靴滑移或者模块车滚装下水方式相比,移船、下水方式综合二者优势,经济适用、安全可靠,可作为大型船舶或类似自重较大且系列化产品的优选出运方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