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3篇
  免费   224篇
公路运输   1686篇
综合类   1108篇
水路运输   1096篇
铁路运输   696篇
综合运输   161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62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233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71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309篇
  2007年   247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变截面箱梁剪力滞及剪切变形效应近似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截面箱梁因其抗弯刚度沿梁轴向变化,通常采用有限元法分析,本文基于等效刚度及等效刚度比法,提出了一种可同时考虑剪力滞效应及剪切变形效应的,适用于手算的变截面箱梁荷载作用下挠度及剪滞系数的近似计算方法.通过一变截面悬臂箱梁算例分析,与初等梁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考虑剪力滞效应及剪切变形效应将使得挠度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92.
文章针对快速地铁车辆,从影响乘客舒适性的压力和噪声两个方面,对地铁车辆的舒适性、评价标准、控制标准进行描述;分析了与气动效应相关的阻塞比、列车运行速度、车体断面等车辆设计参数及其变化规律,从气动压力和噪声两个方面为快速地铁车辆的气动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996.
为研究高速铁路接触网系统地震响应特性,建立接触网系统4柱3跨有限元模型,计算Ⅳ类第三组场地类别,接触线张力为27、30 k N和33 k N工况下,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线在主震方向的地震响应,并与单柱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接触网支柱在基础顶面处垂直线路方向初始弯矩随接触线增加而增加,顺线路方向初始弯矩和底部初始扭矩不受影响;接触网支柱及接触线在主震方向上地震响应随接触线张力增加而减小,在低频成分突出的地震作用中接触线张力影响效果比较明显;接触网系统柱线模型支柱地震响应远高单柱模型,建议接触网抗震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997.
灾变链式理论表明,曲线顶管管节破坏现象与滑坡地质环境密切相关。对重庆主排水工程大直径超浅层曲线顶管管节破坏的工程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入地分析,探讨并归纳了导致本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总结了部分有益于工程实践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998.
对于主梁开口后塔从主梁中穿过的半漂浮体系斜拉桥,主梁开口后应力分布情况复杂。借助于通用有限元软件在进行局部分析时,首先把半漂浮体系的竖向支撑通过变形条件分组,确定合理约束条件使得局部分析可行。然后,利用平面程序计算出最不利工况,加载到取出的局部模型,得出局部的应力分布特点。为今后此种开口式结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在系统介绍反应位移法原理和计算流程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进行了匀质圆环和接头圆环两种盾构隧道模型的反应位移法抗震分析,以期推动反应位移法的应用和揭示基于衬砌接头效应的盾构隧道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目的:针对列车横截面积与隧道横截面积比值阻塞比的不同,分析计算长隧道内运行的高速列车在不同速度下,由于空气动力学效应引起的列车阻力及热量增加,综合考虑辅助设备发热及隧道壁面热传导导致的能量损失,合理预测不同阻塞比下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隧道内温度升高及隧道内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得出长隧道内由于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热、力效应.研究结论:通过计算与分析表明,列车高速运行导致隧道内阻力变化及热效应的大小,受到列车隧道系统阻塞比的影响比车速的影响更大,列车空调放热是隧道内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壁面摩擦等因素也会导致隧道内热量的进一步增加,行车密度对温度的影响将是非常关键的.对于高阻塞比的列车隧道系统,隧道中部残留的热量还较多,热量积聚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