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29篇
综合类   69篇
水路运输   42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21.
22.
在构造节理发育的火成岩地区,由于某组节理特别发育,岩体会表现出似层状结构特征,这种边坡的变形破坏,既具有一般层状结构边坡变形破坏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性。本文以金丽温高速公路似层状结构边坡的变形破坏为实例。通过地质调查、钻孔资料和孔内电视成像资料分析、地质雷达探测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坡面岩体的变形破坏现象、破碎岩体的空间分布、底滑面形态等,揭示了似层状结构边坡变形破坏的基本特性,为所研究边坡治理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依据,也为似层状结构边坡破坏机理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以实际市政道路为背景,通过调查检测旧路面现状,分析道路病害成因,对路面破损程度进行分段评价.针对道路不同的破损程度,分别计算各路段的弯沉代表值和当量回弹模量,并采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进行结构计算,拟定几种可行的结构组合及设计层,根据各方案计算结果,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旧路修复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4.
目前,层状体系已经在道路设计中广泛应用,但对于层间的联结状态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较好的解决,或者作为完全连续体处理,或者完全忽略其层间联结,但实际上道路各结构层之间的联结情况介于两者之间。在剪切弹簧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层间联结状态对路表弯沉的影响,由于剪切弹簧模型的计算表较为复杂,不易于应用在工程实际中,因此应用STATISTIC给出了计算两种极限联结状态下路表弯沉比值的回归方程,并提出应用层间滑动修正系数来处理各层的联结问题。  相似文献   
25.
层状边坡渐进破裂与失稳过程数值模拟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岩石破裂与失稳过程分析RFPA^2D系统,以含层理弱层边坡的渐进破裂与失稳分析为例,通过对边坡渐进破裂与失稳发生孕育机制及其锚固控制规律的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再现了含层理弱层和锚固边坡渐进破坏与失稳的发生、发展过程,模拟结果表明,复杂结构边坡的渐进破坏与失稳现象是一些简单机理的演化结果。  相似文献   
26.
为避免社会资源浪费,苏州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在设计和网络化建设中应用兼容了1998年IC卡规范的苏州通卡和2005年IC卡规范的苏州市民卡,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减少票卡处理时间、复用票卡数据位、简化数据记录制式、制定统一处理流程、调整天线射频参数等技术,逐步解决兼容和区分新老规范票卡、统一读写器的产品、统一票卡处理流程、实现线网内各票卡互联互通等问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7.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近间距隧道爆破振动的相互影响问题进行研究,但是对于层状岩体中近间距隧道爆破开挖的动态响应问题的研究成果不多,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依托吉怀高速公路大林隧道工程项目,研究水平层状红砂岩隧道掘进爆破过程中的震动效应、传播规律以及爆破地震效应对隧道超欠挖的影响,优化光爆参数,取得了很好的光爆效果。  相似文献   
28.
取层间位移和对应的应力作为状态变量,利用传递矩阵的方法来分析多层弹性半空间轴对称荷载作用下的力学问题,并建立传递矩阵.在分析过程中,层状体系层数的增加只增加了矩阵相乘的次数,而待求未知量始终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29.
运用岩石块体力学的原理对层状岩体中巷道的压力进行了分析,对岩层倾角与巷道围岩压力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的说明,较好地解释了地下工程实际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0.
采用SBS改性沥青配制沥青混合料"SMA-13-普通",同时分别掺入矿料质量5%的进口Verglimit及国产常州履信缓释型防冰雪材料(简称"履信"),配制得到"SMA-13-Verglimit"及"SMA-13-履信";通过破冰试验、盐分溶析电导率试验,及自创的撕裂试验和不同层位电导率试验,对比分析了"SMA-13-Verglimit"及"SMA-13-履信"的短期融冰、长期防冰效果及深层位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SMA-13-履信"的动稳定度DS、残留稳定度MS0、劈裂强度比TSR和低温破坏应变ε均满足技术要求;-5、-10℃条件下,冰层与"SMA-13-履信"的结合面有明显水膜产生,黏结力降低60%;"SMA-13-履信"的防冰雪有效天数较"SMA-13-Verglimit"提高25%;路面深度3~4cm深层位处,"履信""Verglimit"均能持续从内部迁移到路表面。研究表明:"SMA-13-履信"不仅具有良好的综合路用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防冰雪性能;"SMA-13-履信"的使用寿命比"SMA-13-Verglimit"长,但短期融冰效果不及"SMA-13-Verglim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