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74篇
公路运输   265篇
综合类   148篇
水路运输   28篇
铁路运输   104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混凝土路面质量验收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抢要介绍了混凝土路面验收方案和数理统计方法,重点分析讨论了该方案的不足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几点建议,供讨论参考。  相似文献   
52.
53.
岩体变形参数是进行岩体工程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介绍了用钻孔膨胀计确定原位岩体变形性质的新方法,应用弹性理论分析了岩体的原位变形模量和泊松比,通过与实验室内的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采用钻孔膨胀计测定的岩体的变形模量包含了岩石节理对岩体的影响,完整岩石变形模量是现场测得的岩体变形模量的2~5倍.  相似文献   
54.
层状岩体隧道开挖后,围岩的变形破坏具有明显的非对称特征。文中以郑万(郑州—万州)高速铁路罗家山隧道为工程背景,对比分析台阶法和全断面法开挖时,有无支护条件下隧道拱顶沉降、仰拱隆起及水平收敛的变化规律;提出3种锚杆非对称支护方案并对其支护效果进行分析,得出最优方案。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围岩的变形特征具有一致性,拱顶与仰拱变形较大处的连线与层理面接近于垂直,且拱顶变形呈现左大右小、仰拱变形呈现左小右大的非对称特征;将左侧拱部以上锚杆垂直于层理面布置能较好地控制围岩变形。  相似文献   
55.
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在坡度过陡、坡高过大的情况下,产生变形破坏的可能性较大,其变形特征常是边坡变形破坏机制的外在表现。通过对汤屯高速公路一段碎裂岩质边坡变形现象的现场调查,研究了碎裂结构岩质边坡变形过程及变形破坏机制。变形过程可分为:上部坡体蠕滑、上部滑移面贯通和潜在剪出口形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6.
文章从岩体温度影响因素及岩体温度场出发,详细介绍了室内模型的制作、实验应注意的问题、试验成果及分析计算,初步探讨了岩体温度与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含水体的关系及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含水体的预报原理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文章在分析太平湖大桥铜陵岸边坡工程地质特征、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边坡变形破坏机理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工程设计规范和原则分析计算出该边坡岩体结构面检算指标、地震与正常状态下的滑坡推力以及各断面预应力锚索锚固长度。介绍了铜陵岸边坡的预应力锚索、钢筋锚杆、钢筋混凝土框架、地表与仰斜排水等工程设计及防护结构的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58.
当前,锚杆锚固技术正在隧道岩体支护中广泛应用,并且发展迅速。该技术不仅可以合理地调动岩体的自身强度和自承能力.改善岩体的应力状态.从而提高岩体结构的稳定性.而且具有施工简便、成本低、安全迅速等优点.因此引起工程界普遍关注.并且十分迅速地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与此同时.对锚杆锚固质量的检测手段的要求也日益迫切。传统的检测方法是用”拉拔“试验来测试锚杆的拉拔力.此法虽然具有直观可靠的优点.但仍然属于有损检测,而且该方法检测要求锚杆事先预留一定自由长度.使得检测不能随机进行.在实际质量检查中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对锚杆锚固质量现场检测新技术的研究.是一个急需解决的课题其对安全生产.保障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9.
采用极限平衡法对遵义市海龙囤龙虎大道侧的W5滑移式危岩体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并依据规范判断其稳定性。运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W5滑移式危岩体的稳定性进行模拟分析,基于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分析表明,该滑移式危岩处于欠稳定状态。根据相关规范,对其进行锚固灌浆支护设计,并运用理正软件验算支护后W5危岩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0.
唐锐  王俊  徐国文 《路基工程》2018,(4):140-145
软弱层状岩体具有自稳性较差,且强度各向异性等特点,隧道修建过程中常出现初支混凝土开裂、型钢拱架或格栅扭曲、支护侵限等大变形破坏现象。以国道318线折多山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开展有限差分数值模拟对层状地层软岩隧道大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节理强度的增加,层状岩体的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减弱,塑性区的分布从由节理面控制变为沿隧道轴线对称分布,且塑性区的范围也有所减小;从变形控制角度分析,对围岩整体进行注浆加固及增加支护结构的强度可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而仅对节理进行加固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