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98篇
  免费   563篇
公路运输   8431篇
综合类   6160篇
水路运输   3228篇
铁路运输   4551篇
综合运输   1291篇
  2024年   226篇
  2023年   674篇
  2022年   540篇
  2021年   661篇
  2020年   599篇
  2019年   531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349篇
  2016年   419篇
  2015年   846篇
  2014年   1331篇
  2013年   1294篇
  2012年   1289篇
  2011年   1520篇
  2010年   1369篇
  2009年   1525篇
  2008年   1401篇
  2007年   1239篇
  2006年   1078篇
  2005年   1013篇
  2004年   915篇
  2003年   931篇
  2002年   649篇
  2001年   689篇
  2000年   490篇
  1999年   340篇
  1998年   256篇
  1997年   200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44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23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5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前新建码头基本已推广应用船舶岸电技术,但早期老码头一般极少配备船舶岸电系统,同时由于建造时缺乏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而不具备直接安装船舶岸电设备的条件,亟需采取改造措施以满足船舶岸电使用需求。以宁波舟山港北仑港区第二国际集装箱码头为例,介绍一种老高桩梁板式码头船舶岸电配套基坑改造方案,即通过凿除码头前沿局部面板和边梁牛腿并新增盖板止口、封闭底板、钢盖板、导缆槽、钢爬梯、钢格栅板等设施,以满足岸电设备的安装和使用要求。此种改造方案具有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对原结构影响小、通用性强等优点,能够保证船舶在停靠码头时岸电供电过程的安全可靠和操作便捷。  相似文献   
82.
斜交梁斜约束正交梁单元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视斜梁结构为集中在梁中轴线上并具有斜交支承约束的弹性杆性,将空间梁单元的位移模式引入斜交梁单元中,考虑斜交梁的边界约束条件和特点,构造了一种12个自由度的斜约束正交梁单元,采用势能驻值原理和坐标变换构造了其相应的有限元列式,并证明了一般空间梁单元仅是空间斜约束正交梁单元的一个特例,最后简要介绍了(40+70+40)m预应力混凝土三跨变高度斜交箱形连续梁及其1:8模型梁的数值分析结果,模型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3.
简要介绍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对并置式混凝土梁横向预应力加固技术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确保并置式混凝土梁横向预应力加固质量的施工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4.
85.
计算梁弯曲变形的位移合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移合成法是指由梁弯曲变形的近似微分方程导出梁截面间转角及挠度的关系,并利用这种关系来计算截面位移的一种计算方法,这种方法与各种材料力学教科书中所提出的方法都有所不同。它利用弯矩图使得计算更为方便,实用。  相似文献   
86.
组合钢模板具有通用性好,重量轻,拆装方便,工程造价等优点。本文介绍桥梁组合钢模板的设计与应用。  相似文献   
87.
上承板梁横向振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蓉  高岩 《中国铁路》1997,(10):23-25,45
以沈山线客、贷列车提速试验和滦河大桥线-桥动载试验结果为依据,从车、桥两方面综合分析了上承板梁横向振幅超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88.
道路货运企业多元化经营是企业受市场规律支配,追示利润极大化,分散经营风险并在一定权力基础作保证的情形下形成的,自有其客观必然性,多元化经营已成为现代及未来企业经营的基本观念,其发展同样需要生产专业化,协作化和组合经济理论的支持。  相似文献   
89.
高军 《铁道建筑》2007,(3):13-14
介绍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东湖提篮拱桥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拱部支架的施工,主拱肋钢管的加工,钢管拱的吊装和安装,拱肋混凝土的压注,吊杆的安装和调索的张拉。  相似文献   
90.
当前,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日益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构建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一个地区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找出人、车、路、环境等交通系统中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有侧重地加强事故预防工作,大幅度减少交通事故损失和由此带来的人员伤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几年来,各地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先后开展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在评价指标遴选、评价体系构建工作中仍不够系统、不够深入,评价指标选取的随意性较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