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4篇
  免费   6篇
公路运输   1691篇
综合类   155篇
水路运输   155篇
铁路运输   211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01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速铁路钢轨打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车辆的车轮型面设计钢轨的预打磨轨头廓面.按照该预打磨轨头廓面对钢轨进行预打磨,可有效改善轮轨的接触状态.给出了适用于不同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深度理论设计值以及适用于LMA和S1002G车轮型面的钢轨预打磨轨头廓面.关于预打磨后的实际轨头廓面与预打磨设计廓面的误差,在轨距角部位应控制在-0.1~0.3 mm范围内.建议我国高速铁路的钢轨打磨周期为每30~50 Mt通过总重打磨1次,对于无砟轨道取上限,有砟轨道取下限;关于60kg·m-1钢轨的预打磨深度,在轨距角部位应达到0.8~1.5 mm,在主要轮轨接触部位应大于0.3 mm;钢轨打磨后的表面粗糙度应小于10μm;采用48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3~4遍,采用96磨头打磨车时应打磨2遍.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机车用柴油机气门车削工艺的分析,探讨此类细长杆零件的加工方法以及如何在加工过程中保证产品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53.
南宁江北大道湘桂铁路立交桥框架扎头纠偏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南宁市江北大道铁路立交桥顶进施工扎头偏差达91cm的情况,提出了框架纠偏方案。因框架扎头使结构底板受力不在同一平面上,首先要对框架进行扎头纠偏调平;为使框架恢复到设计位置,需采用千斤顶对框架整体顶升;框架地基受力软硬不均,要采用浆砌片石回填并压注水泥浆的方法密实基础。在维持通车的情况下,短期内使框架安全复位,各项指标达到设计使用要求,避免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4.
地铁头车车体耐撞性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外有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国外有关轨道车辆耐撞性评估的准则、标准,提出评估地铁头车车体耐撞性的碰撞场景设计与条件,即:满载车辆以25km/h的初速度对撞同类型保持静止状态的头车时,车体及吸能结构所吸收的碰撞能量不小于1MJ,头车车体变形不大于100mm。同时,建立某型地铁头车车体对撞有限元模型,处理接触问题及边界条件,实现240ms碰撞过程的数值仿真,并分析车体的速度、加速度、变形、能量的变化趋势。通过对关键参数的仿真分析,评估地铁头车车体的耐撞性。  相似文献   
55.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在直线段和曲线段中受电弓弓头的偏移影响因素以及接触线的受风偏移现象.根据比较车辆处于直线段和曲线段时的受电弓与接触线之间相对距离来确定受电弓弓头宽度的合理安全宽度,并设计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受电弓宽度参数计算软件”.  相似文献   
56.
文章针对某混动发动机静置一段时间后启动过程中VVT的敲击噪声,通过试验测试研究,梳理了VVT敲击噪声产生的机理。同时明确了由于混动发动机启动速度更快,VVT腔室无法快速充油,更易产生长时间持续的敲击噪声。在此基础上,研究了VVT油路容积、油道单向阀和锁销间隙的影响,并通过试验测试逐一验证其效果。最终通过收紧锁销间隙,快速解决了首次启动过程中VVT敲击噪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7.
柴油发动机自行熄火后无法再起动运转这一故障,通常是由于运动副相互卡滞造成的。在自行熄火发生前,柴油机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发出异常的敲击声、油焦味,转速降低,突然冒黑烟,机油温度升高等。该故障一般情况下会使机件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因此,必须进行拆解检查和修复。  相似文献   
58.
可变排量发动机技术与停阀机构的发展动向(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6月中旬,本田汽车公司推向市场的Inspire轿车搭载停缸发动机,即是一种可变排量发动机(见图1)。这种V6发动机在低负荷时,单排气缸的进、排气门停止动作,以降低泵吸能量损失,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本文对可变排量发动机在汽车上应用的历史和技术发展动向作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59.
(续上期) 三、排放控制概念 对于一种创新的发动机概念来说,要满足未来的欧洲Ⅳ排放法规是理所当然的.已经述及的非常卓越的混合气生成过程,以及通过排气凸轮轴上的VANOS系统实现的、对残余废气控制的高自由度,和带有较小余隙空间的、经过优化的燃烧室都对降低原始排放做出了贡献.该机的活塞火力岸区域是分段的,火力岸总高度4.5mm中,有效高度为3mm.这种活塞对降低原始排放也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那就是充分发挥对充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的排气空气动力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0.
论述了轻质材料的性质及其在发动机上的应用。通过控制制造工艺,改善了TC3进气门、TA8排气门和Si3N4进、排气门的耐磨性,证明采用这些轻质材料,使发动机配气系统的质量下降50%,功率提高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