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篇
  免费   24篇
公路运输   103篇
综合类   62篇
水路运输   134篇
铁路运输   27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分析连云港盐渍土中盐分含量分布,指出连云港盐渍土属于氯盐渍土,盐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线性减小,对钢筋的腐蚀性为中等腐蚀性;综合考虑氯离子在混凝土孔隙溶液中的扩散、电迁移以及毛细吸附过程,建立氯离子运移模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拟合度;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连云港盐渍土环境下混凝土内部氯离子含量分布状况,并计算不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结构物寿命,建议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该大于50 mm。  相似文献   
32.
采用动电位极化和线性极化技术研究了国内普通钢筋、阳极梯监测传感器所用普通钢筋和ECI-2传感器所用普通钢筋的点蚀临界浓度和点蚀后的腐蚀速率。研究结果表明:ECI-2传感器所用普通钢筋的点蚀临界氯离子浓度与国内普通钢筋相似,点蚀速率略小于国内普通钢筋;阳极梯传感器所用的普通钢筋的点蚀临界氯离子浓度要高于国内普通钢筋,点蚀速率要明显低于国内普通钢筋。因此,在用这两种传感器进行国内工程耐久性监测时应对监测结果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33.
暴露24年后码头钢筋混凝土梁的碳化和氯离子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海洋环境下,混凝土抗氧离子涉透作用,对日照港煤码头钢筋混凝土梁不同部位钻取了一批直径100mm的混凝土芯样。在实验室测量了芯样的碳化深度和氯离子分布,分析了材料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碳化和氯离子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极度潮湿环境下混凝土碳化进展缓慢,且碳化区域以未完全碳化区为主导。所取芯样测试范围内的氯离子含量绝大多数均超过了氯离子限值,且其含量较高。局部气候环境对氯离子的分布有很大影响,尤其体现在对流区的深度变化上。  相似文献   
34.
我国海港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海港工程腐蚀环境及耐久性破坏特点,对我国海港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历史、耐久性技术的研究及发展应用进行了回顾,阐述了我国水运行业技术标准和科研成果对提高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所发挥的作用,最后对我国海工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5.
浅析南方海港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南方海港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使用寿命问题,通过多年来从事港口工程实践的经验,指出了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和使用不当是缩短使用寿命的三要素,并提出了提高使用寿命的措施。  相似文献   
36.
采用自然扩散法研究了环境氯盐溶液浓度、侵蚀时间和干湿循环影响水泥砂浆固化氯离子能力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氯盐溶液浓度的增大,水泥砂浆固化氯离子的能力逐渐增强;随着环境氯盐溶液侵蚀时间的延长,水泥砂浆固化氯离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干湿循环增强了水泥砂浆固化氯离子的能力。  相似文献   
37.
腐蚀实时监控和耐久性预警系统使用了自主开发的混凝土耐久性主要参数监测传感器,并采用NI的无线数据采集平台和LabVIEW编程环境,实现了无线实时采集混凝土材料耐久性主要参数的相关数据.系统能及时有效地评估处于海洋环境下结构的健康状况和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38.
采用四组分法建立沥青模型,通过密度比照,径向分布函数分析,内聚能密度和溶解度参数测算,验证沥青模型合理性。建立沥青-SiO2晶体界面模型及沥青-沥青界面模型,通过不同温度下的动力学模拟,分析沥青混合料界面能。对微观状态下的沥青混合料界面能随温度升高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升温过程中,沥青能量的变化是界面能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相同温度下,沥青-SiO2两相界面的黏附强度比沥青-沥青界面的黏结强度高,且两种界面能的变化规律相似。通过沥青胶体结构以及四组分随温度升高扩散系数变化的分析发现:温度升高对不同组分扩散速率的影响使得沥青胶体稳定性发生了改变,而分子动能增加使得分子间作用力的减小,是高温状态下黏附能和黏结能降低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9.
火山岩粗骨料有表观密度低、孔隙率高、吸水性能强等特性,但若未经处理直接应用于混凝土中,会对新拌混凝土及硬化混凝土性能有较大影响。采用对聚合物改性的方法,对火山岩粗骨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坚固性、吸水率、对减水剂吸附量等性能得到改善。改性后的火山岩粗骨料混凝土流变性能及和易性、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大幅提升,各项性能与普通碎石混凝土相当。  相似文献   
40.
当前我国所建设的基础设施中,桥梁占据着较大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对于桥梁结构而言,钢筋混凝土是其主要的施工材料,但在桥梁建设时混凝土结构常有缺陷存在。混凝土结构若在运营期若受到有害介质的入侵,将会导致其设计使用寿命受到较大的影响。为尽可能降低该种影响,本文以牛田洋特大桥为研究背景,针对其所处的复杂环境,开展了混凝土配合比进的设计优化。主要包括:从配合比设计的角度出发,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对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耐久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优选出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以期提高混凝土的设计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