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215篇
综合类   197篇
水路运输   352篇
铁路运输   241篇
综合运输   6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61.
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以其优越的路用性能越来越受到路面工作者的青睐。本文针对沥青混合料路用纤维的物理力学特性、在混合料中发挥的作用及耐久性进行介绍,提出了沥青混合料路用纤维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及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62.
郭薇 《船电技术》2010,30(5):34-37
本文分析了m相对称电机绕组谐波自、互漏抗的概念。利用绕组谐波合成磁场对6相电机双Y移30°绕组的谐波互漏抗进行了计算,将其推广到m相电机多Y移任意α角的绕组,得到了一般性的结论。为多相对称电机绕组谐波漏抗的计算提供了通用的公式。  相似文献   
63.
一、引言内燃机车上有触点电器中,直流电磁接触器是用得较多的一种电器。它们分别用于主发电机励磁、柴油机起动、空气压缩机起动、机油泵电机及燃油泵电机控制等电路。目前,国产内燃机车上仍都采用工业上通用的CZO系列直流电磁接触器。根据机务段统计,其故障率高于一般其他电器。为了提高内燃机车电控电器的质量及可靠性,采用优质、性能可靠的新型直流电磁接触器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4.
为提高整个机车交流传动系统的稳态和动态性能,利用牵引电动机间接磁场定向控制技术实现转矩和励磁解耦独立控制的磁场准确定向技术,对"和谐"型电力机车牵引电动机矢量控制过程中的磁场定向方式进行了演绎,以观测转子q轴磁链为模型,分析了转子磁链大小、位置,并利用MRAS理论通过自适应调节实现转子磁场定向实时校正。在实际应用中证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磁场准确定向校正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5.
谢翔  伺连山图 《汽车杂志》2013,(12):122-127
“对手是前置后驱,我们也是前置后驱,我们同样把前后轴的负重做到了完美50:50ATS的车重公有1550kg,率先同级最轻,甚至比竞争对手轻了10kg;ATS的2.0T引擎输出超过270hp,比宝马的2.0T还多出了25hp,ATS的百里加速成绩是6.2s,ATS只需5.7s,对方却要5.9s第秒变化1000次的MRC电磁悬挂,而对手还是传统的弹簧避震……”  相似文献   
66.
文章以某型号新型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二维电磁仿真模型和全计算域三维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基于磁热耦合方法实现了电磁场损耗分布向流体仿真模型的映射,并作为热源参与电机流场和温度场的计算。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磁热耦合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对该电机流体流动特性和温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表明该通风冷却结构设计合理,满足车辆运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67.
针对某车用6缸增压中冷柴油机,开展了不同发动机转速、扭矩、机油温度和最高燃烧压力工况下的漏气量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的转速和扭矩是影响漏气量的主要因素,而机油温度和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对漏气量的影响较小.相同扭矩下,随转速增加,漏气量基本呈线性增加趋势,转速每增加10%,漏气量约增加12%;相同转速下,随扭矩增加,漏气量也基本呈线性增加趋势,扭矩每增加10%,漏气量约增加5%.漏气量最大的工况并不是漏气率最高的工况,漏气率比较高的区域出现在中等转速和中等扭矩交汇的区域.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术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方法。对1998年1月~2011年8月期间就诊于我科行高位骶骨肿瘤切除术并有完整病例资料的72例患者进行分析。纳入标准为:骶骨肿瘤切除患者术中发生硬脊膜损伤且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同时排除有持续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禁忌症如脑疝、颅内压明显增高、穿刺部位皮肤或软组织感染、全身严重感染败血症或休克、穿刺不能合作、L3以上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等情况的患者。最终符合纳入标准共11例患者。将2005年3月前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患者使用单纯伤口旁放置引流管引流的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05年3月以后行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6例患者为采用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治疗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脑脊液漏治愈时间和患者一般情况及相关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逆行性颅内感染发生,其中单纯放置引流管引流组1例发生手术切口局部感染。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患者脑脊液漏愈合时间中位数为14.5天(12~18天)较对照组患者25天(23~36天)缩短,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腰椎穿刺引流组患者治疗期间骶尾部切口渗液少,肿胀明显较单纯引流组轻,患者自体感觉如伤口疼痛、头晕等症状较单纯引流组轻。两组患者均无低颅压性头痛、无进行性低颅压、气颅、脑疝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持续腰椎穿刺引流治疗骶骨肿瘤切除术后脑脊液漏较单纯伤口旁引流效果好,并且有效缩短脑脊液瘘口闭合时间。  相似文献   
69.
为了扩展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BLDCM)间接位置检测方案的适用速度范围.在电机采用三相六拍两两导通的条件下,基于对磁链相关函数的分析,提出了一种简化的磁链关系函数法。根据电机的数学模型和磁链关系函数,对电机本体和检测算法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在低、高速时准确检测BLDCM的换相位置。  相似文献   
70.
本文旨在纵向考察中国古代计时器木漏系统的同时,重点研究元代星丸漏较前代的变化。元代星丸漏显示的诸多特征反映出元代是木漏发展的成熟时期,尤其在民用方面。元代星丸漏的形制之所以有较大变革,一方面是木漏由军用转为民用的结果,另一方面地理环境也是影响计时器形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