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180篇
综合类   79篇
水路运输   203篇
铁路运输   49篇
综合运输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42.
葛洲坝一号船闸由主汛期停航度汛基本变为全天候通航,受船舶过坝需求快速增长影响,船闸运行闸次饱满,运行压力和通航安全压力大。  相似文献   
43.
三峡翻坝公路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穿越两坝一峡,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沿线季家坡隧道、鸡公岭隧道和天鹅岭隧道岩溶强烈发育,隧址区遍布断层、溶洞、岩溶管道以及断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是全线最典型的高风险岩溶隧道,也是全线控制性隧道工程。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指挥部和山东大学联合承担了西部交通课题高风险岩溶隧道不良地质预报与灾害控制研究,针对上述3条高风险岩溶隧道,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试验和相关科学研究工作。三峡翻坝公路是为缓解三峡坝区、葛洲坝区水运压力而建的一条重要通道,为  相似文献   
44.
李君  宣国祥 《水运工程》2011,(3):121-125
闽江水口枢纽坝下水位治理工程通航船闸长宽比达到16.7∶1,且要求输水时间较短、水力指标较高。根据《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和该船闸的具体特点,确定了输水系统形式及各主要部位的尺寸和细部布置,对输水系统的水力特性、输水阀门工作条件及闸室和上下游引航道内的船舶停泊条件进行了计算分析,水力计算表明:设计的输水系统各项水力特性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5.
李彪 《交通标准化》2011,(9):139-140
为了某尾矿库的安全生产,针对该尾矿库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三维渗流与稳定计算。通过数值分析的结果,对该尾矿库的安全性能和排渗系统的排渗效果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46.
《轨道交通》2009,(1):73-73
江苏银旭隧道机械有限公司以及江苏工业学院机械研究所通过吸收国外产品先进经验,并结合自主创新,成功开发出ZXDF-5盾构管片真空吸盘翻转机,它是集管片起吊、运送、翻转、堆放等多个功能于一体的管片生产辅助机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打破了一直以来国外公司在管片吸盘翻转机械方面的垄断,并由苏州、杭州、武汉等多个城市的地铁管片生产单位进行使用,试用方一致认为该机械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管片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并将生产中对钢模及管片的损伤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47.
分析列车通过道岔尖轨时的运动状态及监测尖轨密贴、爬行变化的重要性;阐述监测实时数据的意义;探讨检测方法及检测仪安装位置的选择.介绍JM/P-2型铁路道岔尖轨密贴爬行检测仪的功能特点.  相似文献   
48.
该文结合工程实践,对山谷型垃圾填埋场砌石垃圾坝设计过程中结构安全等级及抗震等级的划分、结构安全系数的取值、坝前水位的导排及设计计算参数的选取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供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49.
水布垭水利枢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大坝地处狭窄河谷,坝体高,填筑量大,开挖利用料的3个主要供应点:溢洪道、地下厂房进水口及马崖高边坡等均位于高程较高上,若考虑从坝下游运输上坝,运距有6.5~110.0km,同时施工道路布置困难,因此,构思了溜井一平洞运输方案,并介绍溜井一平洞运输方案与常规方案的比较,以及对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分析.  相似文献   
50.
范德福 《港口科技》2009,(10):42-43
为提高卸车效率,解决制约生产瓶颈问题。日前,负责管理使用煤四期工程的秦皇岛港七公司技术人员对5号翻堆线系统进行卸车提速改造,通过初步测试改造获得成功。通过改造,一条翻堆线在原来基础上每年可提高卸车能力200万t左右,同时与装船设备能力的匹配也更趋合理,为满足装船需要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