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4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712篇
综合类   684篇
水路运输   11篇
铁路运输   8篇
综合运输   6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7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9 毫秒
41.
详细分析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出现早期车辙现象的种种可能原因,并提出了在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沥青路面材料选择、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为减少沥青路面早期车辙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减轻沥青路面早期车辙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2.
轮辙试验的车辙预估模型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43.
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车辙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对不同级配形式的沥青混合料的系统试验研究,全面分析了沥于混合料高温变形特性,根据弹性理论及材料性提出了高等级道路沥青路面车辙估方法,计算表明,其结果精度较高,同时,在有效温度计算中,合理地应用了试验研究成果,保证了有关参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4.
张俊标  徐科  张肖宁 《公路》2006,(Z1):331-336
旋转车辙仪(RLWT-Rotary Loaded Wheel Tester or Rutmeter)于20世纪90 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出现,因其轻便、易用,迅速受到关注.研究表明,RLWT与沥青路面分析仪(APA)、国际车辙仪的相关性都不理想.本文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RLW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进行了分析,通过量测RLWT试件、APA试件与原样试件中粗集料颗粒长轴与X轴夹角的差异,得出结论:RLWT与APA车辙试验的加载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5.
李晋峰 《公路》2006,(Z1):337-340
针对目前半刚性路面车辙病害频繁的问题,从抗车辙的角度进行路面结构组合设计,采用一种全新的车辙性能评价方法--单轴贯入试验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并在国道主干线渝湛高速公路高桥至遂溪段铺筑了试验路.本文提出的试验方法、材料级配及设计理念,对于国内类似工程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我国道路设计理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6.
三层式沥青面层车辙组成及发展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对于层间连续理想的三层式沥青面层,发生车辙变形的主要层位通常为中面层,但层间污染、沥青层厚、各层模量差、压实度等因素影响三层式沥青面层的车辙组成与发展。文章采用开孔检查、抽芯检测等手段对某高速公路一般路段、桥面铺装、层间污染处、轮迹处、路肩处车辙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并采用旋转轮载车辙仪检测路面各层变形发展趋势,指导修建了9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沥青路面车辙维修试验段,没有出现车辙病害。  相似文献   
47.
沥青稳定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抗剪性能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伟民 《公路》2006,(4):220-224
沥青稳定基层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否会出现严重车辙,为人们所担忧。理论计算分析表明,在静力荷载作用下沥青层中最大剪应力发生在深度8 cm处,且随着基层厚度的增加剪应力降低,故采用沥青稳定柔性基层不会产生结构性车辙;当基层模量增大时,沥青层中下层剪应力反而增大;沥青混凝土面层采用高模量材料能有效降低剪切应变,而当采用复合基层时也有利于面层剪应力的减小。  相似文献   
48.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防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说明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类型,分析了沥青路面裂缝和车辙的产生原因,阐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9.
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中岐 《中外公路》2006,26(3):266-268
通过对不同级配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APA浸水车辙试验,比较得出不同级配对水稳性的影响以及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性3种试验方法的优劣。最后得出APA浸水车辙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能较好地模拟实际路面发生水损害的条件。  相似文献   
50.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沥青混合料车辙仪对6种沥青混合料进行车辙试验,通过对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与时间及轮碾次数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动稳定度DS1和动稳定度DS2,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动稳定度指标DS2较DS1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