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1篇
  免费   268篇
公路运输   2008篇
综合类   1391篇
水路运输   1289篇
铁路运输   742篇
综合运输   11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214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394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470篇
  2011年   539篇
  2010年   384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42篇
  2007年   477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重型汽车荷载作用下简支梁桥的动力反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视桥梁与车辆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系统,建立了桥梁在移动车辆荷载作用下振动的计算模式。在分析中,汽车采用2轴模型,桥梁结构模拟为梁单元,统一列出车桥系统的动力方程,编制了计算程序。对实际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在重型汽车作用下的动力冲击效应进行了计算,并与轻型汽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动力冲击系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92.
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沥青混合料有限元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沥青混合料二维有限单元分析的几何建模方法.该方法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几何形状向量化原理和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技术相结合,得到能够应用于力学计算的有限元模型.用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3.
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拱桥实桥静载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进行了第一座钢管 - 钢管混凝土复合拱试验桥--福建福鼎山前大桥实桥静载测试和有限元模拟分析,对钢管-钢管混凝土复合拱静力性能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复合拱的静力性能与等截面拱相近,但拱肋变截面处应变应是设计中的控制因素,极限承载力分析应考虑双重非线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
提出了用有限元一无界元的方法计算地下结构——土耦合体系的应力和变形。为了模拟实际受力状态,在地下结构与土相接触的界面上设置了一种有厚度的接触面单元,它可以与土体的弹塑性模型相衔接,能合理地反映接触面及其邻近区域剪切破坏带中的变形性状。  相似文献   
95.
砂浆锚杆的有限元模拟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砂浆锚杆有限元模拟方法的局限性与不足,在深入探讨砂浆锚杆的力学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包含锚杆、砂浆以及接触面的新型复合锚杆单元,该单元不仅能反映锚杆的轴向受力作用,还能反映锚杆的抗弯以及锚杆与岩体接触面的剪切滑移效应,并利用有限元基本理论,推导了新型复合锚杆单元刚度矩阵及相关计算公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工程实例分析表明:模型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6.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横向受力分析方法的研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洋安大桥主桥5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桥为背景,对其横向应力分别采用传统的平面框架法和空间有限元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大部分关键截面平面框架法得到的横向应力远大于空间有限元法,在实际设计计算中须谨慎使用平面框架法。  相似文献   
97.
南京长江二桥斜拉桥施工过程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南京二桥南汊钢斜拉桥,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和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计入施工过程的变形和应力的叠加效应,用包含梁和索单元的空间组合结构模型,进行了大桥的结构行为分析,着重研究了在施工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98.
高等级沥青路面基层底裂缝三维数值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是判断裂缝开裂扩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20结点等参立方体单元的有限元模型,采用奇异等参元法及断裂力学理论,对路面基层裂缝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探讨了路面结构参数对基层裂缝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及应力强度因子K1和K2在基层裂缝扩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预估了裂缝的扩展寿命。计算结果真实反映路面结构的现象和规律,可为高等级公路抗裂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
当前常用的时速200 km的铁路矩形空心桥台参考图中的桥台截面尺寸偏厚,安全富余量很大。为节约混凝土圬工量,希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桥台截面尺寸。首先提出专门针对铁路矩形空心桥台台身截面计算的荷载图示,然后利用这一新的图示对拉伊铁路项目中使用的常规矩形空心桥台进行有限元分析,经过不断试算提出最优的截面尺寸。在钢筋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新尺寸桥台较原参考图中桥台的混凝土用量减少10%以上。对于项目所在地尼日利亚国水泥价格高昂的情况而言,桥台尺寸的这一优化将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0.
Container shipping has been expanding dramatically during the last decade. Due to their special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wide breadth and large hatch openings, horizontal bending and tors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o the fatigue safety of containerships. In this study the fatigue contributions from vertical bending, horizontal bending and torsion are investigated using full-scale measurements of strain records on two containerships. Further, these contributions are compared to results from direct calculations where a nonlinear 3D panel method is used to compute wave loads in time domain. It is concluded that both bending and torsion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fatigue assessment of containerships. The stresses caused by these loads could be correctly computed by full-ship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However, this requires large computational effort, since for fatigue assessment purposes the FE analysis needs to be carried out for all encountered sea states and operational conditions with sufficient time steps for each condition. In this paper, a new procedure is proposed to run the structur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under only one sea condition for only a few time steps. Then, these results are used to obtain a relationship between wave loads and structural stresses through a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relation can be further used to compute stresses for arbitrary sea states and operational conditions using the computed wave loads (bending and torsion moments) as input. Based on this proposed method for structure stress analysis, an efficient procedure is formulated and found to be in very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full-ship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n addition it is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more time efficient for fatigue assessment of containership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