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161篇
综合类   99篇
水路运输   35篇
铁路运输   38篇
综合运输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介绍了重庆嘉悦大桥的主梁结构特点,以及该桥的主梁节段空间应力仿真分析结果,并介绍了为验证计算结果所做的主梁一节段1∶3缩尺模型试验的研究情况。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PC主梁部分斜拉桥采用特殊索梁锚固结构的可行性,以及锚固结构在超大索力作用下的安全性,得到了一些对设计、施工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2.
Cracks on the surface of civil structures (e.g. pavement sections, concrete structures) progress in several formations and under different deterioration mechanisms. In monitoring practice, it is often that cracking type with its worst damage level is selected as a representative condition state, while other cracking types and their damage levels are neglected in records, remaining as hidden information. Therefore, the practice in monitoring has a potential to conceal with a bias selection process, which possibly result in not optim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n overcoming these problems, our paper presents a non-homogeneous Markov hazard model, with competing hazard rates. Cracking condition states are classified in three types (longitudinal crack, horizontal crack, and alligator crack), with three respective damage levels. The dynamic selection of cracking condition states are undergone a competing process of cracking types and damage levels. We apply a numerical solution using Bayesian estimation and 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etho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order integration of complete likelihood func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a data-set of Japanese pavement system 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and contribution of the model.  相似文献   
33.
基于路基上双块式无砟轨道的计算力学模型,针对道床板不同宽度和深度情况下的表面裂纹和贯通裂纹,分析在列车荷载作用下道床板开裂前后对道床板受力性能的影响以及在轴向温度荷载作用下含裂纹的道床板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含裂纹的无砟轨道与无裂纹的无砟轨道相比,道床板混凝土应力有小幅度增加,纵向钢筋应力随裂纹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轴向温度荷载作用下,随着裂纹宽度的增大,道床板混凝土拉应力及钢筋应力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34.
李贵民 《隧道建设》2019,39(9):1494-1499
以下穿岩堆段的丽香铁路黄山哨隧道为工程依托,对岩堆段地表开裂及洞内初期支护边墙严重变形的问题进行研究。地表埋设6根测斜管监测地表位移情况,洞内布置3个断面进行围岩压力、钢架内力、二次衬砌内力、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锚杆轴力量测。在分析现场岩堆段洞内外受力机制及原因的基础上,根据数值计算结果优化二次衬砌断面型式及进一步加大二次衬砌厚度及配筋。采取以下措施控制隧道岩堆段变形: 1)地表岩堆土石接触面开裂处增设截排水措施; 2)加大隧道初期支护钢架型号及加长岩堆侧边墙径向系统锚杆; 3)加大隧道边墙轮廓曲率并优化隧道二次衬砌型式为圆顺型; 4)隧道预留变形量加大至30 cm; 5)隧道二次衬砌内净空预留50 cm补强空间; 6)隧道拱部设置42小导管超前支护。现场岩堆段采取以上措施后已顺利施工通过,根据洞内外监测结果显示,结构在安全可控范围内。  相似文献   
35.
从沥青路面结构层施工质量控制、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扩展、路面疲劳寿命三个方面分析了土基模量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规律,提出了沥青路面土基模量的合理设计和施工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6.
针对公路改建工程中出现的沥青路面纵向开裂这一常见现象,结合省道改建工程的设计特点与施工要点,重点就加宽路基部位与路面各结构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提出施工控制方法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7.
碱矿渣胶凝材料是具有高强、高耐久性的胶凝材料,但其收缩大,易开裂,是阻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通过圆环法研究了MgO膨胀剂、聚丙烯纤维和减缩剂单掺或复掺对碱矿渣胶凝材料开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MgO膨胀剂对碱胶凝体系抗裂不利,减缩剂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能够有效延缓裂缝的形成,减小开裂面积.  相似文献   
38.
用甘油法分别测定了CM-9Cb、R347和国内新研制的T91专用焊条熔敷金属中的护散氢含量,通过阴极电解渗氢和定载延迟开裂试验,研究了选用不同焊条焊接时、T91与钢102异种钢接头的氢致裂纹倾向,确定了临界启裂应力。  相似文献   
39.
为评价开级配大粒径沥青碎石(OLSM)抗反射裂缝性能及其影响因素,采用MMLS3设备对1/2路面结构进行弯拉-剪切作用下反射裂缝模拟试验,测定不同集料粒径、分形维数、胶浆膜厚度和粉胶比等影响因素下OLSM面层的瞬时应变幅值,分析不同影响因素下OLSM面层裂缝扩展规律。结果表明:OLSM面层随加载的累积应变、瞬时应变幅值和裂缝扩展速率均显著低于AC面层,终裂时其加载次数比AC面层提高了64.9%;随着公称最大集料粒径的增大,OLSM面层随加载的瞬时应变幅值和裂缝扩展速率显著降低,终裂时OLSM-30和OLSM-40面层加载次数比OLSM-25面层分别提高了20.2%和41.5%;随着分形维数的减小,OLSM面层随加载的瞬时应变幅值和裂缝扩展速率先提高后降低,终裂时加载次数先提高后降低;随着胶浆膜厚度和粉胶比的增大,OLSM面层随加载的瞬时应变幅值、裂缝扩展速率先提高后降低,终裂时加载次数先提高后降低。OLSM对裂缝扩展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抗反射裂缝性能;大粒径集料对裂缝扩展起到较好的抑制作用,选用较大集料粒径的OLSM可有效提高其抗反射裂缝性能;随着分形维数、胶浆膜厚度和粉胶比的增大,OLSM抗反射裂缝性能先提高后降低;采用分形维数2.39~2.43、胶浆膜厚度50~56 μm和粉胶比1.2~1.4设计OLSM,可有效提高其抗反射裂缝性能。  相似文献   
40.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开裂成因及处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对省道S342济宁段的K234+900-K239+100段的路面病害调查,发现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是主要病害,分析了路面产生横裂、纵裂和不规则裂缝的原因,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和维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