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篇
  免费   58篇
公路运输   245篇
综合类   96篇
水路运输   55篇
铁路运输   188篇
综合运输   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21.
地铁浅埋群洞施工工序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州地铁2号线越秀公园站车站中部为暗挖分离式、假岛武站台,两端为明挖3层结构,站厅层和站台层采用斜通道相接,结构型式独特.利用明挖段作为暗挖的施工作业面,施工的转换复杂、工序多.暗挖隧道为浅埋、大跨、动载以及在软弱地层条件下修建的群洞,施工来件困难.提出了群洞施工的合理工序.施工的关键技术是减小对夹持土体的扰动以及对土体的加固,可采取拱部长管棚超前支护、中间土体进行注浆加固、设置锁脚锚杆或加大拱脚喷混凝土厚度等方法.  相似文献   
622.
通过模拟试验和工程实践,寻求型钢与水泥土之间的作用规律,提出了SMW工法的型钢回收验算方法。  相似文献   
623.
介绍分析了郑州电缆隧道的工程概况,结合熊耳河底软弱围岩的实际情况,从结构设计、顶进方法和技术措施三个方面,对电缆隧道采用“简易盾构”穿越熊耳河的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24.
以张靖皋长江大桥北航道桥南锚碇项目为例,开展了双轮铣深搅(CSM)工法与传统的三轴搅拌桩等技术的比选,并在锚碇现场进行试桩试验,分析了CSM工法搅拌桩在深厚软土覆盖层中的成桩效果,归纳总结搅拌桩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通病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25.
重大件的上、下岸工艺分为吊装和滚装2种。结合工程实例,根据某码头腹地重大件运量大、种类多、质量和尺寸变化范围大的特点,设计吊滚结合的重大件装卸工艺,以实现2种工艺的优势互补,提高重大件码头的作业效率以及对货种的适应能力;分析探讨平面布置、工艺设计以及其中几个关键参数的确定;并通过码头通过能力的计算,验证工艺的可行性和效果,为类似工程的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6.
基于国内上软下硬地层盾构隧道典型工程案例,对上软下硬地层盾构工程案例区域分布特点及发展趋势、施工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隧道设计、盾构设计及工程实施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并结合相应的工程实例进行阐述。 研究得到上软下硬地层盾构实施主要问题,包括刀盘刀具磨损、刀盘结泥饼、刀盘卡死、排土器喷涌、盾构掘进姿态不良、衬砌损坏、地表沉降过大等方面。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1)隧道设计上可采取线型避让、特殊地层预处理、隧道结构特殊构造设计进行应对; 2)盾构制造上应充分考虑刀盘刀具、盾构机驱动、防冲刷及泡沫注入口的优化和超前地质探测装置的增设; 3)在施工上应优化施工参数,加强巡视和监测,做好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627.
地铁车站PBA工法导洞近接施工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采用PBA工法的某城市地铁某暗挖车站的导洞临近施工为研究对象,并结合导洞间夹有1座既有隧道这一特殊情况,分析了上下层导洞施工顺序对导洞自身、地层沉降、导洞间既有结构的影响,论证了导洞近接施工存在的规律,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了应对措施,并通过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进行了分析验证,其结果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和施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8.
以上海市中横沥南泵闸基坑工程为背景,对比论述了SMW工法桩在河道泵闸基坑工程中的优势。主基坑范围内的支护结构沉降、位移监测数据均满足基坑的安全要求,水泥土抗渗性能优越,分析表明,该支护形式在上海地区淤泥质土层中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29.
王亦玄 《路基工程》2021,(6):146-150
以上海嘉定区菊园新区柳湖路以西、环城路以北地块项目基坑工程为依托,对五轴搅拌桩工法支护结构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对基坑监测及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分析,揭示了五轴搅拌桩工法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验证了围护结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0.
SMW工法桩常用于深度不大于11 m基坑的支护结构,具有工期短、无污染、噪声小、可回收等特点。为研究此工法桩在超深基坑的适用性,以苏州某基坑工程(基坑深度15 m)为例,计算超深基坑开挖各工况下SMW工法桩的侧向变形、钢材强度承载力、地表沉降等规律,并现场施工验证。结果表明,SMW工法桩可作为深度15 m左右基坑的围护结构,且在工期、环保、经济性上具有明显优势,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