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5篇
  免费   219篇
公路运输   777篇
综合类   1074篇
水路运输   896篇
铁路运输   805篇
综合运输   31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186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89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41.
Using Texas add-on sample data from the 2009 National Household Travel Survey, this study examines adult workers’ daily active choice decisions in the context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attendant health benefits. The study looked at workers’ two choice behaviors: active activity and active travel. The first choice behavior, active activity, is developed as an ordered-response model based on the number of physically active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pursued during the workday. The second choice behavior, active travel, is developed as a binary-response model that examines workers’ active travel choices—whether or not the worker used any active mode of travel during the same workday. The study improves the understanding and knowledge of observed factors influencing workers’ physically active activity-travel behavior. The study also provides several observations regarding the role (and constraints) of employment in individuals’ active choices. Using a flexible copula modeling methodology, we explore the true correlation (or dependence) between the two behavior choices that could occu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unobserved factors, suggesting a simultaneously low or simultaneously high propensity for being physically active across workers. The study findings suggest that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health policy makers can mutually benefit from encouraging workers to be physically active (from an activity and/or travel perspective). Overall, the study draws attention to the integrated nature of the public health and transportation fields, thereby providing a distinct view of active/inactive choice behavior. To our knowledge,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exploring a rich variety of components for workers’ active activity-travel behavior through a robust copula approach.  相似文献   
942.
论文以装备维修费分析为应用背景,按照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建模、系统实现的软件工程过程,对基于多维数据库的联机分析处理(OLAP)技术及其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43.
讨论了战术信息融合系统中空间数据的表示方法。首先分析数据表示方法对融合算法的支持和影响,然后分析空间数据的各种表示方法,最后提几点数据库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944.
随着居民利用高速公路进行通勤出行车辆的增加,高速公路缓行和交通拥堵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目前,解决上述交通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而实现有针对性的交通需求管理需要对高速公路收费流水数据进行精确的挖掘分析,掌握车辆在高速公路上的运行状态与时空分布特征.本文基于高速公路收费流水数据,借助 K-means++聚类方法识别使用高速公路日常通勤的车辆,进一步分析通勤车辆的出行时空分布特征.从通勤出行的角度,挖掘城市通勤快速出行廊道分布,研究高速公路网与城市道路网络的关系,对提高交通系统效率和缓解交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45.
为了解决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为离散型制造企业带来的诸多管理难题,提出通过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阐述了中交西筑公司建设“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一期)的实际建设内容及应用情况,为即将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制造企业提供参考。应用效果表明,该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946.
通过对城市道路全寿命周期进行绩效评价,有利于提高建设单位综合管理水平,但目前暂没有一套成熟的市政道路工程的绩效评价体系.基于大数据技术,以其他相关领域工程绩效评价体系为参考,对现有工程绩效评价体系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对建立一个客观、准确、适用性广、可操作性强的市政道路全过程绩效评价体系提出了初步构想,并就确保体系有效性问题提出了需要关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47.
刘涛  宋晓胜  陈海彬 《水道港口》2009,30(4):294-296
文中对C20、C30、C40三个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样分别利用压力试验机、回弹仪和非金属超声波检测分析仪进行了抗压强度值、回弹值和声速值的检测,并应用超声回弹数据融合方法对得到的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并将该值与试块抗压强度值和传统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推定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声回弹数据融合方法与传统的超声回弹综合法相比,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精度,比较符合工程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48.
介绍Origin软件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利用Origin软件实现了对量测数据的绘图、非线性拟合等处理,获得可靠的参数及直观的图形。以石龙山隧道施工监控中量测数据处理的实例,并据此指导了隧道的开挖作业和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  相似文献   
949.
该文基于光纤弯曲损耗原理,设计了一种针对桥梁伸缩缝横向错位位移检测的光纤弯曲监测器。当桥梁由于自身损伤累积到一定程度或受外力作用,桥梁伸缩缝产生横向、纵向及竖向错位时,对桥跨结构两侧预先敷设的光纤会造成拉动产生弯曲,此时光纤中弯曲损耗会急剧增大。通过检测光电转换后的电压值可以感知桥跨的错位程度,为桥梁提供最后一道安全保障,能够在桥梁垮塌前进行预警。  相似文献   
950.
通过对铁路机务段、车辆段等重点运输企业用水的调查,找出了水损耗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1)强化节水奖励力度:在铁路局及站段层面完善并落实专门的节水奖励政策,用水指标应根据工作量、定员及单位实际合理核定,节约部分全部用于基层职工的奖励。(2)站段所有用水终端均应安装计量水表(三级表),并建立用水台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