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篇
  免费   49篇
公路运输   563篇
综合类   302篇
水路运输   136篇
铁路运输   54篇
综合运输   1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钢纤维混凝土在京福路K30+924通道桥桥面铺装抢修工程中的应用表明:钢纤维混凝土可以发挥良好的抗拉、抗弯、抗裂等性能,可改善桥面铺装的使用性能,延长桥面铺装使用寿命,缩短施工工期,是重交通量路段桥面铺装局部抢修最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92.
钱冬生 《桥梁建设》1996,(2):8-13,7
对英国塞文桥渡正交异性板构造的疲劳裂纹产生的原因、所作试验及对其疲劳寿命计算作了介绍,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3.
曾家沟大桥拱架设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施工中利用钢拱架进行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拱圈,钢拱架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砌筑拱圈的安全性。利用有限元软件M IDAS,对钢拱架施工的受力状态进行了数值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拱圈砌筑的各个节段,钢拱架的应力均满足强度要求。利用钢拱架在山区水深狭谷地形修建圬工拱桥是一种经济的施工方法,克服了搭设满堂支架对施工场地的要求,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4.
车辙和水损害是目前桥面铺装损害中最普遍的两大破坏形式,该文依托申嘉湖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针对混凝土桥面铺装上面层选择了三种不同级配的SMA13沥青混合料,对其路用性能指标进行实验对比分析,从中选择出最优的一种级配,该级配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可有效预防车辙和水损害,推荐用于混凝土桥面铺装试验路工程。  相似文献   
95.
SMA是我国近年来引进的一种新型路面结构。以杭州湾跨海大桥双层SMA铺装体系实体工程为依托,对改性沥青SMA混合料的特点、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技术要求及施工措施等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关的技术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6.
文章以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体系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括桥面板和铺装的整体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了荷载作用下铺装层的力学特性。分析表明,横向拉应力是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设计的一个重要控制指标;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层间剪应力较大,在铺装结构设计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较强抗剪强度的粘结材料;开口加劲肋正交异性钢桥面铺装对车辆荷载的应力应变响应具有很强的局部效应。  相似文献   
97.
为了研究钢桥面铺装材料的高温变形特性及其车辙预估方法,针对MA及SMA两种钢桥面铺装混合料,采用三轴重复加载试验评价其高温性能,并根据试验结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材料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参数,使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三轴试验过程,将计算变形与实测变形相比较。发现两种混合料高温变形发展规律以及对不同荷载条件的响应方式不同,SMA具有优异的高温抗变形能力;有限元模拟的误差约为10%。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三轴重复加载试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确定材料的非线性计算模型参数的方法可靠,模型参数可用于沥青桥面铺装的车辙变形预估。  相似文献   
98.
国内一些公路钢桥使用7~8年后,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出现不同程度的疲劳问题。针对这些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现象,国内外已进行了不少研究。但目前这些研究主要以疲劳试验为主,缺乏理论分析,还没有确定疲劳应力强度因子和顶板厚度与疲劳构造细节的关系等。将断裂力学理论和精细化数据模拟分析相结合,确定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与U肋焊接处的应力强度因子,明确不同顶板厚度、不同位置处的疲劳寿命和桥面板厚度与疲劳构造细节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99.
正交异性板桥面体系计算支承长度匹配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虎门大桥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探讨不同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下,有限元法和P E法的差异。采用全梁段板壳单元模型,进行8种工况的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支承长度的变化,将导致桥面体系和顶板体系的计算结果有明显差异,并且支承长度和荷载的变化对跨中正应力的影响小于支点位置,因此全梁段模型的计算支承长度需与全桥体系计算中采用的梁单元长度匹配。将跨中和横梁位置桥面板和U形加劲肋的正应力计算结果与P E法进行比较后,发现前一方法更能体现这种结构的整体受力和变形性能,更全面反映不同部位在不同荷载和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性能差异。通过与实测值的比较,说明本文建立的全梁段板壳单元模型可以反映正交异性桥面板的桥面体系和顶板体系的综合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通过对2500吨级半舱甲板货船四种中剖面结构形式的总纵强度进行计算比较分析,得出较优的中剖面形式是:采用下甲板与内舷板相连接在下甲板平面,内舷板下设甲板纵桁及支柱,其中剖面截面积较其他形式减少2.7%-3.6%,重量可降低,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半舱甲板货船船型结构方式,可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