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7篇
  免费   185篇
公路运输   537篇
综合类   295篇
水路运输   307篇
铁路运输   255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黄骅港翻车机房与廊道工程在施工时运用了爆破技术:文中重点对爆破施工方法的操作过程、技术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介绍。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施工方法的许多缺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2.
分析连拱隧道工法研究现状和趋势,结合隐式中墙复合式连拱隧道[1-2]结构形式,提出一种新的连拱隧道施工方法—平行中隔壁法,其无需中墙临时支护,预留岩体保护中墙,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大幅提高连拱隧道的施工效率,实现连拱隧道的快捷施工。对平行中隔壁法进行详细设计与分析,并对其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平行中隔壁法可保证隐式中墙复合式连拱隧道施工安全,各上台阶步序开挖和拆撑为控制竖向变形的关键工序,左洞拱腰与中墙连接处和左洞仰拱与中墙连接处是初期支护的安全控制点。  相似文献   
73.
重要的越江管道关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越江管下穿防汛墙的布局屡见不鲜。以上海市两条越江供水管道为例,根据越江管道相关的保护规定,划定其两侧的控制范围和保护范围;分别采用优化的桩基承台结构和原状土地基处理的方式,给出管道下穿范围防汛墙的结构设计方案,并采用圆弧滑动法验算了结构的合理性。为类似的防汛墙设计,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4.
为了估算新建路基对既有路基影响,以半无限体内Mindlin应力方程解为计算基础,假设复合地基为一个加固整体,对复合地基侧壁摩阻力进行积分,推导复合地基侧摩阻力在土体中引起的附加应力的解析表达式,计算在复合地基作用下距填筑坡脚处一点的土竖向附加应力。  相似文献   
75.
对株洲航电枢纽二线船闸高挡土环境中的双排桩结构变形及内力特征,采用数值计算和工程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不同桩径、不同开挖深度时结构的变形及受力形态。结果表明:双排桩排距取3倍桩径时,不同开挖深度的前排桩最大位移值呈现二次抛物线形态;前排桩内力呈现单锚板桩的受力特征,后排桩内力呈现悬臂板桩的受力特征;通过设置卸荷板、采用抗剪强度大的材料回填可有效控制结构变形及内力。  相似文献   
76.
通过物理模型实验,对带挑檐直立堤在不规则波作用下的爬高和越浪量进行观测,分析墙顶超高、挑檐宽度以及波坦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直立堤波浪爬高主要与波高有关,周期影响不大;堤顶超高、挑檐宽度和波坦是直立堤越浪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挑檐宽度对直立堤越浪量的影响程度与堤顶超高有关。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直立堤波浪爬高和越浪量计算方法,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结合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的设计经验,介绍了欧洲标准的高速公路重力式挡土墙设计方法;分析了欧洲和中国挡土墙设计中地震状态土压力计算、荷载组合以及圬工材料等规定,对比欧洲与中国挡土墙设计的异同,并通过实例评价了欧洲和中国两种标准下挡土墙计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欧洲挡土墙设计更加偏于保守和安全。  相似文献   
78.
通过桥梁检测、桥下桩基抽芯及抽检桩全孔壁摄像试验等多种尺度研究246省道胥河大桥南岸边坡滑移对桥桩基础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检测结果,评定桥梁技术状况为五类桥,且大桥南岸边坡有整体滑移趋势,建议及时封桥停用,并对南岸进行地质详勘,进一步提出治理大桥病害的工程措施,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79.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主桥为三塔四跨结合梁悬索桥,加劲梁跨径布置为(200+2×850+200)m。该桥南锚碇基础经多方案比选采用圆形嵌岩地下连续墙基础。地下连续墙外径68m、壁厚1.5 m,底板厚6 m,顶板厚14.5 m。导墙由2个L形钢筋混凝土墙组成,墙间距1.6 m;帽梁总宽4.0 m、高2.5 m;内衬厚1.5~2.5 m;在地下连续墙外围设置环形防渗帷幕。采用理正深基坑软件分析地下连续墙施工全过程的受力,进行结构配筋。采用软件FLAC3D建立基坑及周围土体三维模型,分析基坑开挖对长江大堤变形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正常施工时,周边建筑及长江大堤的安全可以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80.
段波  彭涛  邓安 《路基工程》2011,(6):156-158
斗嘴斜坡在地震和连续暴雨的情况下产生了变形,对斜坡稳定性产生了不利影响。在现场调查、测绘、勘探以及室内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阐述了斗嘴斜坡的变形特征,分析了该斜坡的变形机制,并对三种典型工况下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结果表明该斜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2边坡坡脚面临公路,人类活动频繁,建议采用修建护脚墙和地表截排水沟的防治措施,防治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