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99篇
综合类   65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1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针对液压全驱单钢轮振动压路机沙土作业时后轮打滑的现象,对整机作业时的受力进行分析,指出主要原因是整机牵引力与地面附着性能不匹配。从合理分配驱动力及提高驱动轮附着性能两方面,提出了新的防滑转液压系统,为解决压路机打滑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2.
李瑞 《山西交通科技》2013,(1):39-40,52
结合黄土的特性,选择预建高速公路的典型黄土,通过室内试验方法确定黄土的物理指标。通过黄土击实试验确定了该试样的最佳含水量为14.3%,与之相应的最大干密度为1.918 g/cm3。最后选择冲击式压路机在试压路段进行碾压,通过试验数据可知,在冲击压实达到40遍时,地面层20 cm的黄土的压实度能达到97.8%,黄土地基的总沉降量达到25.12 cm,且沉降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3.
架桥机滚柱轮结构最佳空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架桥机中使用的圆柱滚子轮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滚柱轮结构中等效和接触应力的边缘效应,提出了采用空心滚柱轮的设计方案,以降低其边缘应力。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空心度下的滚柱轮最危险区域的等效应力和接触应力进行了详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对于等效应力,滚柱轮的最佳空心度为42%;对于接触应力,滚柱轮的最为合理的空心度为50%。综合考虑等效应力最小及接触应力的合理分布,滚柱轮的最佳空心度范围可取为42%~50%。  相似文献   
34.
采用垂直振动压路机和圆振动压路机两种机械作为主要压实设备,对二灰碎石材料进行压实并检测有关技术指标,从而对两种机械的压实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5.
为了验证闭环控制对振动频率稳定性的影响,对单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试验并采用AMESim软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用闭环控制系统对模型进行改进,改进前后的试验结果表明,闭环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压路机振动频率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6.
董天鸿 《隧道建设》2008,28(4):505-507
论述了轴承设计中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根据掘进机刀具轴承的特殊使用工况要求,确定了刀具轴承的适合类型。并就刀具轴承设计和材料、工艺进行论述,针对刀具轴承的损伤原因、提出了设计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阐述利用机车整车试验动态检测装置代替机车线路运行试验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发展过程。分析比较机车试验台轨道型式、轨道轮直径和黏着系数的适用条件。推荐机车试验台的试验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38.
系统总结深圳地铁9号线全面提升轨道平顺性而研究实施的技术创新方案,主要包括:桁架双块式轨枕、高平顺地铁道岔及辊轮滑床板系统、预制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基础控制网建设测量技术(CPⅢ)等,可为地铁轨道系统解决传统现浇钢弹簧浮置板的种种问题和不足提供技术储备,并大大提高轨道铺设精度和平顺性,降低后期运营部门养护维修量。  相似文献   
39.
以准池重载铁路ZCZQ-4标段高填方黄土路基为试验段,在分析冲击压路机冲击压实原理的基础上,将冲击波简化为三角形荷载,利用改进的Scott公式,将每一次轮瓣与地面的接触看作是一次强夯,进行竖向位移的计算并在现场埋设沉降观测仪,将理论计算与实际观测值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将冲击压路机的冲击荷载简化为三角形荷载,通过加卸荷模型计算竖向位移,该方法得到的竖向位移与实测值相符,这种方法可以运用于实际。  相似文献   
40.
一种新型压实度连续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压实度连续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出发,对利用加速度连续检测压实度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连续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框架,对公路压实质量检测及监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