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2篇
  免费   277篇
公路运输   958篇
综合类   586篇
水路运输   314篇
铁路运输   444篇
综合运输   4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183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叶辉 《交通标准化》2006,(6):186-189
在简要分析成都市公路建设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各地实施代建制管理的各种模式。提出成都市公路建设管理实施代建制管理的方案,对成都市的公路建设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连钢 《中国水运》2007,5(7):118-119
本文介绍了多层住宅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墩台沉降及位移观测是新建特大桥投入运营初期的重点观测项目 ,结合芜湖长江大桥正桥桥跨长、观测条件限制多的特点 ,在测量中采用全站仪测微倾角法 ,使问题得到很好地解决 ,为大桥的安全运输提供了翔实的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颜色的和谐均一是汽车产品特别是乘用车外观的主要特性之一,色差则是油漆的一种缺陷。目前,国内汽车业对于色差的控制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本文将介绍两大主流色差控制方法,并探讨分析色差产生的因素,提出相应的外观色差过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以下简称《非营利制度》)和《企业会计制度》之间,在总体原则上是求同的,但在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收入核算、财务会计报告等具体方法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单元法研究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以实际施工中拟定的双侧壁导坑加拱部跳挖法为基础,采用开挖分步相同、开挖顺序不同的三种施工工法。工法一和工法二均先开挖左侧壁导坑,再开挖右侧壁导坑,工法一先开挖两边,再开挖中间,工法二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工法三的左、右两侧导坑同时开挖,拱部土体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对三种施工工法产生的地面沉降、洞周塑性区及洞周变形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认为工法三最为不利,工法一是最优的。但考虑现有施工条件工法二为实际施工过程中拟采用的工法,该工法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值可控制在30mm以内,满足沉降控制及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研究认为:若地面有建筑物需要保护,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导坑,拱部也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土体。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来陆续发生的客车热轴现象,进行了运用情况调查,从轮径差、轴箱定位、构架结构尺寸差、车体支撑状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上述几方面是造成热轴主要原因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东岸并行立交段施工为研究对象,对浅埋条件下并行立交隧道施工安全性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结束后地表沉降最大值为39.66mm,并位于隧道上下立交区域,地表沉降不能满足安全要求,还需对地表采取加固措施,如采取地表锚杆、地表袖阀管注浆或旋喷桩加固;下部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及受力受上部隧道施工影响不大,安全系数均大于1,结构能满足安全要求,但施工中仍不能忽视对初期支护变形及内力的监测,视情况采取加固措施,或改变施工工艺,如可以先行贯通下部隧道二次衬砌。其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直径 10. 0 m 的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曲线 段的施工地表沉降变形规律。以北京地铁某盾构区间 曲率半径 R = 350 m 和 R = 354 m 两处曲线施工段为监 测对象,以几何水准测量为监测方法,通过对监测数据 的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沉降变形主要经历前期沉降、盾 尾脱出后沉降、注浆隆起、稳定沉降、后期沉降 5 个阶 段,最终变形值分布包络图近似呈偏正态分布,对称轴 线偏于曲线内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