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2篇
  免费   455篇
公路运输   2847篇
综合类   5226篇
水路运输   250篇
铁路运输   424篇
综合运输   56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19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253篇
  2017年   214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637篇
  2013年   561篇
  2012年   640篇
  2011年   831篇
  2010年   752篇
  2009年   648篇
  2008年   651篇
  2007年   688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330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148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991.
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艳萍  刘莲花 《都市快轨交通》2008,21(6):11--13,22
依照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提出评价指标体系由技术性、经济性、社会性评价指标构成,并对各指标的含义做出解释,最后以北京地铁13号线部分车站作为实例,对技术性评价指标加以应用。论述一套合理的公共交通接驳换乘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如何有效解决公共交通换乘效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2.
介绍一种新型胶轮承重、中央钢轨导向的交通系统,该系统具有人性化、环保、节能、技术性能突出、运量适中、工期短、综合造价较低等特点。通过详细分析,指出其适用范围,重点说明新交通系统在道路断面、车站、导轨等方面的土建设计技术,以及供电系统、信息系统、车辆基地等主要设备系统配置的技术特点,阐述该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关系,展望其在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利用摄像采集交通数据的方法,在河北省境内不同公路结构几何断面获得了大量交通数据。运用这些实验数据对交通流中车间相互作用机制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了车间相互作用的微观模型,得出了具有我国混合交通特性的临界车间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994.
环形交叉口交通噪声预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给出了环形交叉口交通噪声评价点位置,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通过分析环形交叉口进口道及环道上车辆在噪声观测点处产生的噪声值,建立了环形交叉口等效交通噪声预测模型,井对模型进行简化。通过建立的模型表明,环形交叉口等效交通噪声主要受各种机动车流量及行驶声功率级、环道等效行驶线半径、噪声评价点分别至环道上等效行驶线及进出口道等效行驶线的距离、机动车在环形交叉口内行驶时的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最后,实际选取了一个环形交叉口,对交通噪声模型预测值和测量值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统计检验。  相似文献   
995.
累计曲线法计算饱和流率和相位损失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的计算饱和流率和相位损失时间的累计曲线法。与韦伯斯特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计算前损失时间和后损失时间,弥补了韦氏方法的不足。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在无干扰或干扰很小的情况下,一条车道的饱和流率在1600—1900veh/h之间,总损失时间在1~2s之间,有的相位损失时间可以忽略不计;饱和流率的计算值与通常假设的1700—1800veh/h基本相符,但实际测得的损失时间却低于HCM推荐的3~5s,也低于黄灯时间。  相似文献   
996.
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交通运输的理论、方法,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经济环境下,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它已经显得格格不入,要求我们要有新的理论作指导来完成交通运输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任务。应用已成熟的市场经济理论,分析和解释我国的交通运输现象,从而建立和完善我国交通运输学科的理论体系,是我国交通运输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交通领域的应用理论,应以交通领域中真实的现象为出发点,用经济理论推出我们的假设,然后将假设解释到我们的交通领域,形成交通理论,以此来指导并建立我国交通运输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97.
视距是评价汽车行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从医学和工学相结合的角度,以行车实验为依据,对驾驶员心率和血压变动规律与山区公路平曲线通视距离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基于人机工程学实验研究表明,山区公路平曲线通视距离,应比现行理论计算通视距离增加5-10 m的安全距离,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山区交通安全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98.
采用AKIMA方法进行交通流量趋势预测.建模是利用现场调查得到的非平稳时间序列进行数据处理、建模.并根据AIC准则进行模型定阶,最后通过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ARIMA模型能够获得较好的中短期预测精度,因而可用于动态交通信号控制。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支持的动态交通分配(DTA)研究项目的发展概况。FHWA启动DTA项目的目标是研发一套可实际应用的实时交通信息估计与预测系统(TrEPS),其中提供的交通估计与预测信息可用于动态交通管理,以满足智能交通系统(ITS)的信息需要。讨论了DTA项目,ErEPS在FHWA的战略规划和美国国家ITS体系结构中的地位,ErEPS的用户,以及其研究、开发、实施概况;提出了在我国发展类似系统的一些建议,包括实现ErEPS原型的本地化、引入各向异性交通流模型及混合交通仿真法以改善TrEPS的性能等。  相似文献   
1000.
陈斌 《交通标准化》2007,(1):129-134
试验表明,基于一维连续小波变换、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和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建立的高速公路意外事件检测模型原型具有优良的检测性能,检测在Califonia8#基础上提高了195%,同时检测时间缩短为原来的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