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40篇
公路运输   186篇
综合类   93篇
水路运输   59篇
铁路运输   116篇
综合运输   3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弱胶结砂层突水,涌砂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2.
103.
对客车车轮踏面内部铁皮锈状夹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现场调查 最近,青岛车辆段在镟修车轮踏面时,多次发现车轮踏面内部沿圆周方向分布着铁皮锈状夹层,经调查发现:若车轮踏面上出现沿圆周分布的横向竹节状裂纹,镟削时在竹节纹下方必然有铁皮锈状夹层.以2000年10月30日库检RW25B52168号软卧车为例,该车1位、2位车轮踏面上布满了横向竹节纹,两相邻横向纹(即竹节上)的踏面表层出现局部凹入,横向竹节纹位于局部凹入两侧与踏面正常弧面的交界处.裂纹为冲击引起的塑性断裂,镟修中发现每一处局部凹入部位下方均有一个铁皮锈状夹层,夹层中心部位距车轮踏面距离h一般都在5 mm~10 mm(见图1),夹层面积大小与两道相邻横向竹节纹间的距离有关.  相似文献   
104.
报告小儿外伤性帽状腱膜下血肿19例,失血量约为70~210毫升,其中6例并发休克。用穿刺抽血和加压帽式绷带治疗,效果差,其中8例穿刺2次,4例3次,1例4次。改用穿刺抽血戴石膏帽的方法后,治疗7例均一次成功,此法简便费用少,可在门诊施行。  相似文献   
105.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的安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隧道工程穿越断层破碎带是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它的难点在于容易出现突水、突泥、溜渣等地质灾害。本文对隧道穿越断层时遇到突水突泥溜渣的安全施工技术进行探讨,为安全施工和保证质量与工期探求合理的解决办法。研究结论:本文以张集铁路旧堡隧道为例,对隧道穿越F3断层破碎带及富水区的安全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排水降压、有水必排、岩变我变、超前支护、确保安全"的原则,指出了解决高压水问题是防止灾害发生的关键,为安全施工提供了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6.
分析了几种数字梳状滤波器在进行视频信号的亮、色分离时的优、缺点。针对现有的1D、2D数字梳状滤波器的局限性,通过引入图像前后场内容的相关性,实现了基于图像内容的3D运动自适应数字梳状滤波器的算法。通过与实际图像比对,证明了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滤波器能够达到非常好的亮、色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07.
108.
青岛黄岛区某地铁区间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时发生突水涌砂地质灾害,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及后续顺利开挖,对富水断层破碎带突水涌砂原因及力学形成过程进行分析。富水断层破碎带稳定性差,未进行有效加固,在开挖卸荷和爆破扰动双重作用下,岩体防突水层厚度超过临界状态,进而导致掌子面发生突水涌砂。考虑到地铁暗挖隧道施工空间狭小、材料运输不便等特点,采用以地表模袋注浆为主、洞内堵水注浆为辅的综合处治措施。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后的掌子面湿润无流动水,浆脉清晰可见,渗漏水量小于1.5 L/(min·m),渗流通道得到有效封堵,保证隧道顺利通过突水涌砂段。  相似文献   
109.
孙振川  游金虎 《隧道建设》2017,37(11):1455-1461
引汉济渭工程岭南隧洞TBM施工穿越高压富水破碎带等不良地质段,施工过程中隧道断面高压突涌水严重。为解决高压富水破碎带的大量出水问题,本文提出"钻孔分流+表面嵌缝+浅层封堵+深层加固"的裂隙径向注浆堵水处理技术,配合新型注浆材料,实现了对高压富水裂隙出水的有效封堵。结合岭南隧洞工程隧道断面出水情况,给出裂缝宽度、注浆量、注浆压力等计算公式以及注浆过程控制标准。通过对工程现场8个出水段实施径向注浆堵水技术,洞内出水量由原来的46 000 m3/d降至7 800m3/d左右,实践证明该技术方法有效,可为同类高压富水破碎地层径向注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某水下隧道施工突涌水与塌方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某水下过江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隧道顶板最小厚度只有14m,且多为强风化泥质砂岩,为国内外隧道施工难度之最.采用的模糊综合层次评估模型对某水下隧道河底超浅埋段进行突水涌水、塌方风险评估,得出此段的突水涌水、塌方风险等级,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