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7篇
  免费   246篇
公路运输   2879篇
综合类   1925篇
水路运输   1825篇
铁路运输   1242篇
综合运输   202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39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67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495篇
  2007年   407篇
  2006年   385篇
  2005年   334篇
  2004年   367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34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34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48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浅析高等级公路桥头跳车病害的产生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涵)台一般均为刚性结构,自身压缩几乎为零,具有较大的整体刚度,而与之相连的路基则是刚度较小、柔性较大的弹塑性体,在车辆荷载作用下,这个刚度差引起路基与桥台之间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  相似文献   
82.
区锐容  金燕 《铁道车辆》1995,33(12):132-136
本文根据TB1335-78《铁道车辆强度设计及试验鉴定规范》要求,对广深线准高速二等座席行李合造车(SFK91)车体结构进行分析,从刚度和强度方面对设计方案作出了评价,并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为修改设计方案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本文对所设计研制的水下救生潜器与被救艇的对接系统作了介绍。研究解决了对接系统中的关键设备,绞车与钩子的技术难点,并且对所研制的设备进行模拟实船试验的试验结果作了阐述。试验表明,绞车的主要技术性能已满足规定指标的要求,钢绳,电缆能同步,平行收放,不发生缠绕,排绳方案可行,所研制的对接系统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4.
85.
介绍双扒杆支撑平台及翻升模板结构的组成以及在渝体铁路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介绍了铁路涵洞CAD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和系统组成。阐述了运用参数化技术实现二维工程图纸生成的工程技术方法。最后,说明了涵洞CAD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7.
本文探讨汽车离合器弹簧在已知工作条件下,如何用优化设计方法,选择出一组膜片弹簧的优化结构参数。为此目的,选择在摩擦片磨损范围内,弹簧压紧力变化平均值最小和分离过程中分离操纵力的平均值最小为双目标函数,并合理地选择约束条件,利用混合点罚函数SUMT法构造新目标函数,然后用无约束化问题算法——POWLL探索最优点,根据自编程序可迅速地得出理想的优化结果。  相似文献   
88.
设m、n为正整数,f(m,n)表示用m种颜色的珠子做成的不同n-珠项链的数目,g(m,,n)表示用m颗红珠和n颗白珠做成的不同项链的数目,本文给出了f(m,n)和g(m,n)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89.
通过软弱围岩的双车道公路隧道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兵  陈炽昭 《公路》1993,(5):29-34
为了解新奥法修建大跨度公路隧道时围岩的支护机理,进而探讨支护设计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软弱围岩中大跨度隧道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试验,以检验掌子面支护效应的存在与范围,初始地应力和围岩参数与计算对比的可靠程度以及围岩的破坏形态、部位和范围。试验结论认为,围岩的初始应力符合σ_x=(μ/1-μ)σ_y的关系,三维有限元分析毛洞的位移曲线与实测值吻合,掌子面支护效应最有效范围是距掌子面约0.7D(D-毛洞宽)范围内,围岩的峰值强度与残余强度之间有一个塑性软化变形的阶段,试验与计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0.
交通管理监视器的视频电路,受通频带限制导致图像轮廓模糊、清晰度下降,通常需要采用双微分视频补偿.以一种具体的双微分视频补偿电路为例,分析了两次微分的补偿过程,用电路理论对元件的取值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功能强大的Electronics Workbench软件进行了仿真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