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00篇
综合类   174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80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采用双层动态均衡模型解决城市交通网络的设计问题,即构建以交通网络总阻抗和建设资金为上层目标,动态路径选择的变分不等式模型为下层目标的双层规划模型。利用模拟退火算法求解上层模型,采用修正的投影算法求解下层模型。此模型能够内在地不断修正路段流入率值和路段能力增量(即网络设计方案),同时可以得到路段流入率值和路段能力拓宽方案的最优解,该算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已在一个小型网络上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322.
基于多层次多模式研究如何设计可持续的综合交通网络. 根据交通网络层次特征定义了层次因子,结合交通负外部性定义了广义路径费用,构建了多层次多模式综合交通网络Logit-随机均衡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并构造了多层次多模式交通网络设计算法;通过算例网络的数值试验,着重分析了网络广义费用总量的层次结构弹性与需求弹性,以及模式分离参数对不同层次结构网络的广义费用总量的影响,与模式分离参数取定不同值的情况下平均广义费用的需求弹性;分析表明,在考虑层次性的情况下所设计的综合交通网络能更好地适应需求的增长,且层次结构网络对模式分离参数是不敏感的.  相似文献   
323.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影响决策因素的多样性,通过应用多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理论优选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进行决策评价,提出了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多层模糊优化决策方法模型.该模型通过专家决策将各个因素层次化筛选,并构建模糊矩阵计算出各层的权重.采用归一法经过模糊化运算得出最终结果.并应用实例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324.
为了研究混合交通网络设计的启发式求解算法,以路段建设费用和网络费用最小化为目标,建立了混合交通网络设计的双层规划模型。鉴于标准遗传算法的局限性,基于人工免疫思想,将免疫系统仿生机理中的免疫调节、克隆选择、免疫记忆引入到遗传算法中,给出了求解混合交通网络设计的遗传免疫算法。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和标准遗传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混合交通网络的设计中遗传免疫算法比标准遗传算法具有更好的求解效果。  相似文献   
325.
交通网络数据具有多时段、多尺度和空间性强等属性,其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是GIS-T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不可分割的1部分。空间分形特征是交通网络特征的1种内在的重要表现。因此,设计和开发1个空间分形特征的测算系统,能够很好地促进交通网络空间特征的研究。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Visual Studio.NET开发了测算交通网络空间分形维数的系统。介绍和分析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重要模块。系统的开发扩展和延伸了GIS-T的空间分析功能,构建了分形分析模块,定量地分析交通网络的强度、密度、结构和连通性等。以广州市公路交通网络为例,利用该系统进行了测算。  相似文献   
326.
李忠东 《上海汽车》2005,(10):42-44
在巴黎,交通实施现代科学,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交通环境井然有序,构成了这个世界大都市现代文明的一道“风景线”。这座城市的地下是以ABCD四条高速地铁为主和14条普通地铁为辅组成的地下铁路网络,地上有与东西南北高速公路相接的公路网络。地上地下各负其责,地铁公路相互协调,确  相似文献   
327.
郭欣 《广东交通》2001,(2):11-12
从80年代末实现高速公路零的突破,短短10多年时间,我国就走过西方国家需要40年才完成的发展路程,瞩目成就令世人惊叹?1990年建成的沈大高速公路,1997年建成的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广深,广佛等高速公路的交通流量都已达到甚至超过设计能力,而这些高速公路恰恰处于我国经济最的地区,不扩建就很难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28.
可达性是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是交通网络通畅程度的反映.为合理评价城市交通网络的可达性,文章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基础上,结合可达性的基本特征,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可达性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城市交通网络可达性作为目标层,所包括的二级指标有居民出行需求、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服务水平、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329.
考虑风险规避和认知更新的日常择路行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刻画出行者的日常择路行为,利用动力学系统方法和不动点理论,建立了一个集成风险规避和认知更新的演化模型,分析了演化过程的稳定性,并在一个简单网络上进行了验证。发现在模拟开始的前15 d内,出行时间预算、路径期望出行时间、实际出行时间以及路径流量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但经过大约30 d的摸索以后,开始趋向于随机用户均衡状态。分析结果表明:模型所设计的择路演化过程类似于经典的相继平均算法的计算过程,可以确保收敛到稳定状态,并与初始状态参数的取值无关。  相似文献   
330.
网络流量随机条件下的随机交通网络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鹏程  韩印  范炳全 《城市交通》2007,5(3):53-57,52
考虑到现实条件下交通网络的不确定性状态,提出了从确定型网络到不确定型网络状态下,出行者路径选择行为的改变,即由出行时间最短的路径选择行为转变为在追求一定行程时间可靠性的基础上选择出行时间最短的路径选择行为.考虑到网络上交通需求量的不确定性提出了最优可靠行程时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将出行者追求最优可靠行程时间的路径选择行为纳入到随机交通网络平衡分配模型中,证明了模型的等价性和唯一性.最后在一个小型测试网络上对模型分配结果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出行者的路径选择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