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7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00篇
综合类   176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80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基于特征和超图理论的交通网络数据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志文  叶圣涛 《公路》2005,(4):12-15
分析了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五种交通网络数据模型的优缺点,然后提出了基于车道和中心线的交通网络数据模型。该数据模型以特征和超图模型理论为基础,既保留了拓扑结构的优越性,又有利于数据以特征的方式进行存储和管理。最后。把这种基于特征和超图模型的交通网络数据模型应用于中山市道路普查系统,用于管理复杂的、与道路相关的各种数据。  相似文献   
82.
城市轨道交通与多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城市综合客运交通体系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通常是建立在常规交通路网的基础上,主要为解决常规交通能力带来的不足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交通形式。事实证明,以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为骨干,调整常规公共汽电车交通网络,可发挥轨道交通与常规交通共同合作的最佳效果。城市交通是城市政治、经  相似文献   
83.
潘军  殷广涛 《城市交通》2004,2(2):33-36
为应对城市面临的空间拓展和结构整合、机动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各种挑战,交通发展战略需要建立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的整体框架.本文以济南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研究为例,介绍了分析城市交通面临的挑战、制定城市交通发展目标和策略、提出综合交通网络系统方案的技术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84.
交通网络最大流的分配是基于容量限制条件和流量守恒条件进行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对交通网络中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流量有具体的要求和约束限制。本文对交通网络中两个相邻结点之间的流量约束问题进行了分析,基于寻找增流链的算法,构造了带有上限或下限三种流量约束限制条件下的最大流分配算法,这些算法可以为解决实际的交通问题提供一定的应用基础.  相似文献   
85.
将连通可靠性和k短路径相结合,以进出灾区的路径安全(连通可靠性)和运输效率(旅行时间最小)作为最优路径选择指标建立双层规划模型,并提出启发式算法确定应急救援的最优路径,为物资调度中心人员提供科学的车辆线路调度决策,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响应能力;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6.
在现有的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研究基础上,采用双层规划模型来描述混合网络设计问题,其中上层模型综合考虑网络阻抗、投资额以及CO的排放总量三方面因素,建立起以三者之和最小为目标的优化函数;下层模型为用户均衡模型。根据所建模型的特征,利用一种基于自适应方法和小生境技术的改进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实例计算证明:此模型和算法是研究混合交通网络设计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7.
县域是城市与农村的结合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完善的城乡交通网络,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的重心。从我国县域交通的现状出发,提出发展城乡快速交通网络的策略和意见,对于指导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8.
以出行需求函数与路阻函数所反映出的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的可变性为基础,运用均衡原理建立二者的耦合关系模型,从宏观层面提出基于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二重均衡协调的城市与交通一体化规划的方法,并给出了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协调性判断的标准。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同时对交通需求与交通网络进行一体化协调配置,实现交通网络流量与交通需求量的双向均衡。  相似文献   
89.
比较了既有定量化交通网络效率评价方法, 考虑了网络结构、交通需求、出行选择和出行成本等因素, 分别从解析计算、固定网络结构下交通需求对网络效率的影响规律和固定交通需求下网络结构对网络效率的影响规律方面, 研究了3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合理性, 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比较结果表明: 赋权网络运行效率计算方法(方法1) 未考虑交通网络拥挤效应, 计算的网络效率是交通需求的单调函数, 不能用于交通拥挤网络; 交通拥挤网络效率计算方法(方法2) 能适用于拥挤网络的效率评价, 但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 计算的效率是OD间连通路径数的单调递增函数, 不能反映网络结构对交通网络效率的影响规律; 交通网络效率计算方法(方法3) 能更加真实地反映交通网络结构、交通需求、出行成本与出行选择对网络效率的综合影响效应, 而且采用该方法计算的网络效率能够与交通网络中的“Braess”诡异现象进行相互解释, 证明了该方法在评价交通网络的实际运行绩效方面具有相对更好的合理性; 在固定结构的交通网络中, 总存在一个交通需求量, 使采用方法3计算的网络效率最大; 在固定需求的交通网络中, 总存在一个网络结构, 使采用方法3计算的网络效率最大。   相似文献   
90.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提高单向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建立了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评价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确定了单向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评价指标,然后将路网结构和路网运行状况分别作为输入与输出变量建立了评价模型,选择路网级配水平、非直线系数、路网密度等指标作为投入指标层,路网平均饱和度和车辆绕行时间作为产出指标层。基于该运行效率评价模型对南京市某街区的单向交通网络运行效率进行分析,发现所提供的组织方案可实现该路网运行效率最优。最后,通过Vissim 数据显示功能对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案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Z形和C形走向的交通组织方案可使模型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佳;适当提高支路网密度可使区域单向交通组织得以有效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