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9篇
公路运输   110篇
综合类   83篇
水路运输   15篇
铁路运输   12篇
综合运输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0引言消声器主要用来降低发动机的进排气噪声,其设计水平的提高对于提升工程机械整机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压力损失是评价消声器空气动力性能的重要技术参数,其数值大小反映了发动机的效率。在"节能减排"的国际大环境下,考虑消声性能的同时,消声器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研究也被越来越多地涉及,这样能有效地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损失,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减少能源损耗。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多位学者对消声器的传递特性及声场进行了研究,Craggs A最早将有限元方法应用于声学领域,证实了有限元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研究复杂  相似文献   
32.
为保证驾驶人在隧道入口的视觉参照的连续性、准确性,提高隧道入口的行车安全,通过对隧道入口视觉参照系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能在隧道入口建立强视觉参照系的视觉参照柱.在统计分析隧道横断面尺寸、驾驶人进入隧道时由于侧墙效应引起驾驶人行车轨迹的偏移的基础上,结合驾驶人的心理、生理特性,提出了隧道入口路面宽度变化段的过渡段长度建议值,建立了在隧道洞口内外布设视觉参照柱的长度、间距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隧道洞口外视觉参照柱布设的长度宜为200 m,隧道洞口内布设长度宜为250 m,布设间距宜为22 m.  相似文献   
33.
匝道控制是一种抑制交通需求、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入口匝道汇合控制是一种以安全为目标的微观控制方法。本文详细介绍了汇合控制的控制流程,并与传统的匝道信号调节控制做了比较。当交通量较大时,为提高主线车流的运行效率、确保匝道车辆安全、快速地汇入主线,有必要对入口匝道实行汇合控制。根据间隙——接受理论,匝道汇入量由主线最外侧车道的车流间隙数量决定。建立了入口匝道移位负指数分布通行能力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拟合验证。  相似文献   
34.
半自动闭塞区段机车信号入口电流测试和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机车交路的延长,铁路运输对机车信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铁道部新版的《铁路信号维护规则》对移频制式,不同载频的钢轨最小短路电流及机车信号接收灵敏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35.
匝道控制是一种限制交通流量,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控制方法多采用单入口匝道控制,一种基于需求-容量差额控制的多匝道协调控制的新型算法能更有效地控制入口匝道.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匝道控制是一种限制交通流量,解决高速公路交通拥挤的有效手段。传统的控制方法多采用单入口匝道控制,一种基于需求-容量差额控制的多匝道协调控制的新型算法能更有效地控制入口匝道。采用Vissim仿真软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7.
研究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的影响因素,确定其行车风险等级,从而可提高隧道入口段行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利用文献萃取法,从驾驶员因素、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环境条件中选取18个行车风险因素,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风险因素集。基于决策实验室-解释结构模型建立了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因素识别模型,筛选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风险评价指标,并结合风险评价指标建立了山区高速公路隧道入口过渡段行车风险可拓云评价模型。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最大关联度原则明确了隧道入口段的行车风险等级,通过与可拓法的对比分析进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发现,利用可拓云模型和可拓法计算出隧道X和隧道Y的行车风险等级均为Ⅱ级,而隧道X的特征期望值大于隧道Y的特征期望值,表明隧道X的安全水平高于隧道Y。两个模型计算出的可信度均小于0.01,可信度都较高,结果表明了可拓云模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探究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风险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高速公路隧道入口段行车安全的提升,同时对研究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与形成机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8.
城市快速路进出口多选用先进后出的形式,而“入口-出口”的规范要求最小间距最大,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常出现不满足规范值的要求。本文对“入口-出口”间距进行分析,其由变速车道长度、交织长度和安全距离组成,分别对加减速车道、过渡段长度、交织长度、安全距离进行计算,得出“入口-出口”的最小间距,给出相对合适的最小间距要求。对于不同间距的条件下,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9.
赵圆  姚红云 《交通与计算机》2011,29(5):41-45,72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延误由车辆等待延误与车辆加减速延误组成,等待延误占据总延误的80%左右,而对于车辆的等待延误研究较少。文中以排队论和可接受间隙理论等为基础,讨论了高速公路入口匝道连接处的等待延误。在入口匝道和高速公路主线不同车辆到达流量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了研究,建立起了相应的模型,获得了匝道车辆的等待延误。等待延误的研究,对于评价入口匝道的通行状况,和作为一项改进入口匝道设计的依据,以及对交通管理和控制策略的评价完善是十分有益的。最后,通过选取模型中的参数数据,用matlab编程描述了匝道车辆等待延误与临界间隙及匝道车辆平均到达率等参数的关系,表明模型较符合实际运行状况,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0.
在介绍环形交叉口入口通行能力、交织段通行能力和总通行能力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环形交叉口流量流向矩阵形式并以此来表达冲突流量,对于入口通行能力的线性回归模型,以各入口流量之和达到最大值为目标及各入口车流饱和度均满足一定服务水平为约束,假设交叉口各入口转向比例不变并当实际流量增加时,首先在环形交叉口某一瓶颈入口处达到饱和,此时环形交叉口各入口流量之和即为储备通行能力.论文给出了储备通行能力的推导过程并以英国Kimber公式、瑞士Bovy等人的公式为例,针对大连市数码广场环形交叉口的实际调查数据,用两种方法计算出该交叉口的储备通行能力.结论说明:该方法对于入口通行能力为线性回归模型的环形交叉口储备通行能力的计算均适用,并可由此找出环形交叉口的瓶颈入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