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64篇
  免费   109篇
公路运输   8763篇
综合类   5368篇
水路运输   1955篇
铁路运输   804篇
综合运输   168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139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576篇
  2014年   1367篇
  2013年   1340篇
  2012年   1807篇
  2011年   1926篇
  2010年   1538篇
  2009年   1539篇
  2008年   1541篇
  2007年   1091篇
  2006年   828篇
  2005年   908篇
  2004年   747篇
  2003年   530篇
  2002年   388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330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87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李元友 《摩托车》2006,(7):20-21
中国的摩托车行业从表面来看是一派繁荣的景象,产销数据连年攀高,但实际上处于—种“虚胖”状态,行业在发展中可谓困难置重、危机四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在的,既有表面的,也有深层的,从整个行业来讲亟须找到一条“破局”之路。2006年8月25日至27日,由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央电视台农业节目)、广东省江门市人民政府、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摩托车分会和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摩托车分会共同组办“2006中国摩托车经济发展国际论坛”,就下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4.
《摩托车》2006,(3):34-35
各地摩托车爱好者、摩托车俱乐部(协会)、旅游景区(文化)部门、摩托车生产企业、摩托车经销商(店)、汽车摩托车维修厂(店)、各相关媒体: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摩托车生产及消费大国,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摩托车生产大国,更有近8000万摩托车消费者,而其中不乏摩托车  相似文献   
15.
徐凌 《汽车与配件》2006,(26):23-25
直销模式之下,销售渠道建立困难、渠道波动大;而经销模式下,尽管经销商与客车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但同时也是一个利益的争夺者,客车企业多采用直销加经销的运作模式,形成经销商、厂家共同运作市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电动车》2003,(5):27-27
浙江新湖房产以2090万的天价竞得上海磁悬浮列车的冠名权,引起全国上下一片哗然,房地产业的暴利又一次得到了验证。与畸高的利润相对照,低下的行业运作水平则是房地产业的普遍现象。以次充好、虚假广告、擅自改变原有规划、面积缩水、合同欺诈、炒概念(奥运、入世、CBD、TOWNHOUSE等一个接一个)、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有关房地产的消费投诉近年已名列前茅。究其原因,由于历史上长期由国家统一建设统一分配住房,政策一旦取消,几十年的欠账使得市场需求饥不择  相似文献   
17.
武颂霞 《摩托车》2003,(7):31-31
我国摩托车行业从1992年开始快速发展,产量逐年上升,2002年达到创记录的1292万辆。目前全国有上百个城市限制摩托车上牌,制约了城市摩托车市场的发展。但是,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摩托车作为日常生活中有效的代步工具,仍有持续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国企的现状展开阐述 ,在这一领域作一些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影响经济型车市场的若干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博 《天津汽车》2005,(4):10-11,27
首先通过统计数据,说明2005年初以来经济型车市场的繁荣状况。并通过汽车的购买和使用成本、国家有关行业指导性政策、汽车产品定位和消费升级及宏观经济4个角度进行分析,预测了经济型车市场的巨大容量和发展潜力。同时,简要阐述了对经济型车厂商的规划思路和产业格局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