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740篇
  免费   1054篇
公路运输   27863篇
综合类   27046篇
水路运输   4180篇
铁路运输   9906篇
综合运输   4799篇
  2024年   339篇
  2023年   1036篇
  2022年   575篇
  2021年   882篇
  2020年   701篇
  2019年   796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1132篇
  2016年   1083篇
  2015年   2106篇
  2014年   4476篇
  2013年   3950篇
  2012年   3685篇
  2011年   4217篇
  2010年   4163篇
  2009年   4839篇
  2008年   4478篇
  2007年   3793篇
  2006年   3545篇
  2005年   3739篇
  2004年   3712篇
  2003年   3567篇
  2002年   3422篇
  2001年   3034篇
  2000年   2333篇
  1999年   1649篇
  1998年   1152篇
  1997年   883篇
  1996年   823篇
  1995年   764篇
  1994年   550篇
  1993年   411篇
  1992年   463篇
  1991年   436篇
  1990年   355篇
  1989年   360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北京站扩能改造工程是在客运站繁忙运输的条件下进行的 ,通过北京铁路分局统一指挥、周密布置、做好协调、加强监督 ,在确保安全运输的前提下 ,解决了施工与运输相互干扰的问题 ,使工程得以按期完工  相似文献   
992.
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平面弹塑性有限单元法研究浅埋大跨度隧道的合理施工工法。以实际施工中拟定的双侧壁导坑加拱部跳挖法为基础,采用开挖分步相同、开挖顺序不同的三种施工工法。工法一和工法二均先开挖左侧壁导坑,再开挖右侧壁导坑,工法一先开挖两边,再开挖中间,工法二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工法三的左、右两侧导坑同时开挖,拱部土体先开挖中间、再开挖两边。对三种施工工法产生的地面沉降、洞周塑性区及洞周变形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认为工法三最为不利,工法一是最优的。但考虑现有施工条件工法二为实际施工过程中拟采用的工法,该工法引起的地面沉降最大值可控制在30mm以内,满足沉降控制及对周围环境保护的要求。研究认为:若地面有建筑物需要保护,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导坑,拱部也应先开挖邻近建筑物一侧的土体。  相似文献   
993.
合龙段施工是连续刚构挂篮悬臂浇筑施工的关键环节,文章以高速铁路草街嘉陵江特大桥为例,从大桥刚构连续梁施工的合龙时间控制、合龙锁定工艺以及预应力施加等方面探讨大桥主梁合龙段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94.
张广慧 《中国铁路》2005,(8):67-67,69
针对铁路营业线行车设备不断更新改造,以逐步适应提速发展的实际,结合车站施工管理的实践,探索总结了车站应对营业线行车设备施工期间的行车安全组织对策.  相似文献   
995.
1 工程概况 马鞍山港9号码头于1959年设计与施工,1963年竣工并投产使用至今。码头结构形式为高桩框架栈桥及高桩梁板平台,码头前方平台长185m、宽13.5m,后方平台长202.5m、宽19.5m,可同时停靠两艘1000t级驳船,现主要承担钢材出口装船作业。  相似文献   
996.
沈海清 《珠江水运》2005,(12):24-25
在施工监理过程中,工程变更是时常遇到的.作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的西江下游航道整治工程,工程变更令的发起、组织及实施涉及到借款人、贷款人及工程执行合同的各方,具有较典型的特点.本文就工程变更令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997.
结合宁波港商务大厦高层建筑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监理情况,提出了在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中在桩身钢筋笼的配置、试锚桩的布置、桩端后压浆技术的采用、嵌岩深度的判定、沉渣厚度的测定等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98.
采用横向对比分析方法,选用干缩应变、干缩系数作为干缩指标,考察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干缩特性指标与掺砂的相关性.实验结果显示,掺砂增大了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的干缩性.同时,从砂、石屑与水泥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出发,结合干缩的定义,进行了干缩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99.
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上海地铁M8线与既有的上海地铁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接轨的工程为例,对地铁接轨道岔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搜集既有线轨道设计标准、调查研究接轨道岔现场情况及工作环境,制定施工设计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新材料。 研究结果: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最终采用间隔抽换正线与道岔共用短轨枕和扣件。 研究结论:施工前应做好既有线无缝线路的放散,施工全部结束后恢复道岔两端的无缝线路,并加强两端线路的锁定;FFU合成轨枕侧面应做出凹凸或花纹,新老道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界面剂;道岔道床始、终端及道岔道床内设置伸缩缝,排杂散电流钢筋总截面积应满足要求并保证电气连接,尤其注意侧股道床钢筋与直股钢筋的绑扎或焊接。  相似文献   
1000.
充分有效地利用既有线路设备降低成本,并有效提升既有线路等级,是当前全国既有线提速改造施工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介绍浙赣线既有线路提速改造施工中机械换碴及人工换枕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