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2篇
  免费   42篇
公路运输   296篇
综合类   231篇
水路运输   113篇
铁路运输   414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智能汽车道路目标检测任务中单一传感器感知能力有限、多传感器后融合处理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Transformer交叉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感知融合方法。首先,利用交叉注意力机制能较好地融合多模态信息的优势,搭建了基于深度学习方式的端到端融合感知网络,用以接收视觉与点云检测网络的输出,并进行后融合处理。其次,对点云检测网络的三维目标信息进行高召回处理,与视觉图像检测器输出的道路目标信息一同作为网络的输入。最后,通过网络实现二维目标信息向三维信息的融合,输出对三维目标检测信息的修正,从而得到准确度更高的后融合检测信息。在KITTI公开数据集上的验证指标表明,通过所提融合方法引入二维检测信息后,相比较PointPillars、PointRCNN、PV-RCNN及CenterPoint四种基准方法,对车辆、骑行人、行人3种类别的综合平均提升分别为7.07%、2.82%、2.46%、1.60%。通过与基于规则的后融合方法对比,所提融合网络在行人和骑行人中等、困难样本检测上,分别有平均1.88%与4.90%的提升。进一步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与泛化能力。最后,进行了实车试验平台的搭建及算...  相似文献   
992.
桥梁伸缩装置主要为满足桥梁上部结构变形和端头衔接需要,包括满足桥梁结构在气温变化、活载作用、混凝土收缩徐变等因素下的变形需要,也包括保证车辆平稳地通过桥面。城市桥梁随着城镇化发展需要,不断新建、扩建或改造,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交通流量的需求。随着拓宽桥梁或者增加匝道等所带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桥头较大变形对衔接部位的处理,需要满足不仅限于端头横向,纵向接缝同样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量,容易造成许多不良病害。为此桥头伸缩缝就会出现各种形式,如T形伸缩缝、十字形伸缩缝及Z形伸缩缝等,以满足不同桥梁端头衔接的需要。目前纵横交叉伸缩缝的结构由于各个方向的变形没有得到有效地分离,其变形显得复杂且不可控,需要探索一种新的结构,对其各个方向的变形进行分离,采用更有效的结构适应其不同的变形量。通过Modal analysis有限元分析软件,按照伸缩缝结构实际工作状态以及锚固区混凝土的受力,建立型钢伸缩缝模型。从静力分析和动态分析验证纵横交叉伸缩缝结构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993.
大物流呼唤公铁联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省级公路的改造、高速公路网络的逐步形成,公路运输得以快速发展,公路与铁路便在客运和货运业务上展开了激烈竞争。然而,无论是公路运输还是铁路运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994.
995.
通过成渝客运专线新中梁山隧道与既有襄渝线中梁山隧道交叉跨越段方案设计,系统性地介绍交叉段的加固方案,包含既有隧道二衬的加固措施和新建隧道的开挖支护,并通过有限元分析与结构强度检算,证明了加固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6.
文中从设计思路、结构形式、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等方面对陈山互通立交平交改造设计中桥隧两种方案进行了详细的的比选,在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下,结合当地规划和降低工程造价等因素,最终确定了四车道桥梁方案。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注射型纤维蛋白胶(FG)、注射型磷酸钙骨水泥(CPC)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bBMP)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利用新西兰白兔(n=50)双侧趾长伸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其中一侧骨隧道与移植肌腱之间的间隙注入复合性材料作为实验组,包括FG-bBMP组(n=25)及CPC-bBMP组(n=25),另一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6、12周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组织学染色及生物力学检测观察腱-骨之间的愈合状况.结果 影像学结果显示,术后6周,FG-bBMP组骨密度BMD值高于CPC-bBMP组,但术后12周时,CPC-bBMP组腱-骨间BMD值最高.组织学结果显示,术后2周,FG-bBMP组腱-骨间较CPC-bBMP组可见更多的软骨细胞及新生骨;术后6周,FG-bBMP组腱-骨间软骨细胞已逐渐钙化成骨,而CPC-bBMP组腱-骨界面则呈现新生骨组织向肌腱方向长入;术后12周,CPC-bBMP组腱-骨间隙被更多的新生骨和新生软骨填充,而FG-bBMP组新生骨已明显成熟.对照组术后腱-骨间一直被纤维样结缔组织连接.生物力学结果同样证实,FG-bBMP组和CPC-bBMP组的最大牵拉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FG-bBMP和CPC-bBMP复合物均能促进腱-骨间的愈合,但FG-bBMP组腱-骨间新生骨生成具有爆发效应,而CPC-bBMP组腱-骨间新生骨生成则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998.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研究主要探索占道作业区影响范围内与交通安全事件有关联的风险要素、保障对策及评估方法.在综述国内外占道作业区安全研究的基础上,阐述占道作业交通安全术语,明确作业区分类构成及功能,挖掘作业区潜在交通安全风险要素,剖析作业区交通安全设施类型及设置条件,结合占道作业特性及作业区交通特性,从交通安全设施角度提出基于全过程交叉分类的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保障技术,并设计基于安全列表理念的作业区交通安全评估核查技术,以切实发挥交通安全设施效用,高效保障占道作业活动秩序,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服务水平.典型案例应用表明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极大地改善了作业区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999.
结合国道521线改建工程实例,阐述在国省干线公路改扩建设计中有效解决交叉过多、交通组织混乱、交叉间距不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的设计方法及思路。  相似文献   
1000.
控制测量是隧道测量工作的关键基础,它直接影响到隧道的工程质量及贯通精度,而随着GPS测量技术的日趋成熟以及高精度电子水准仪的产生,使隧道洞外控制测量以及洞内高程控制量的精度都得到了有效保障。本文结合本公司承建我国西南某条高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实例,从测量方案制定及技术细节保障等方面,探讨提高高铁长大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