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2篇
  免费   86篇
公路运输   743篇
综合类   404篇
水路运输   47篇
铁路运输   112篇
综合运输   3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不同模型下的FWD路面模量反算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不同荷重等级下的FWD实测弯沉盆,进而比较了实测弯沉盆在反算过程中考虑土基非线性及动荷载因素时对路面各层反算模量的影响,得出三层路面结构的实测弯沉盆基于静力线弹性模型的模量反算结果会高估土基模量,低估基层模量,并解释了原因。  相似文献   
22.
为分析砂岩在道路工程中路面铺装的可靠性,通过不同的级配方法得到几种级配碎石并加以删选,以对结构受力影响最为显著的回弹模量为研究切入点,将筛选出的各级配与其CBR实验结果做比对分析,得到CBR与模量关系曲线。结果表明:骨架型级配能提供的各粒径范围过窄,不利于施工;连续性级配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CBR值较高),推荐使用连续级配作为施工级配;砂岩作为使用量较小的道路工程材料,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相关级配,能保证该砂岩级配碎石良好地运用。  相似文献   
23.
魏瑶  夏琼  王旭 《铁道建筑》2020,(5):67-71
介绍铁路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理论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原理,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过程,分析承载板与土体接触压力、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影响因素,并计算动态变形模量的有效测试深度.结果表明:在承载板中心一定范围内,接触压力模拟结果较理论计算值大;土体的动弹性模量对接触压力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路基动态变形模量测试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只发生弹性变形;动态变形模量与土体动弹性模量呈线性关系,路基动态变形模量的模拟结果大于理论计算值;土体的泊松比对动态变形模量影响较小;动态变形模量有效测试深度建议取0.5~0.6 m.  相似文献   
24.
为研究土基基顶反应模量不均匀性对机场跑道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针对基顶反应模量分布不均匀度及交通荷载耦合作用对混凝土道面板的受力进行有限元分析,分析相同轮载下为保证刚性道面板受力安全时基顶支撑不均匀度对混凝土道面板厚度的影响,探讨不同机型轮载对应不同道面板厚度情况下的基顶支撑不均匀度控制的临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板弯拉应力随着基顶支撑不均匀度的增加而增大,其影响随飞机轮载不同而存在差异,为避免道面产生严重损伤,需要增大道面板厚度。对于需要运行A320飞机的跑道,当道面铺设厚度为0.36、0.38和0.40 m时,基顶支撑不均匀度最大值分别不宜超过38%、57.5%和70%。对于拟运行B737-800飞机的跑道,当板厚为0.36 m时板的弯拉应力超过限值而发生弯拉破坏;道面铺设厚度分别为0.38、0.40 m时,为保证道面板受力安全的基顶支撑不均匀度最大值分别不宜超过33%和62%。  相似文献   
25.
本文首先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复合材料筏架材料模量、材料阻尼、筏架各面板厚度等对筏架减隔振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筏架材料模量和阻尼提高有利于提高减隔振效果,上面板厚度增大对筏架高频隔振具有较明显的效果,而肋板厚度增大对中低频段隔振具有明显的效果,改变下面板厚度对筏架隔振效果相对较小。然后基于该仿真分析结论,进行某型复合材料筏架结构设计及成型,并通过振动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水泥稳定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指标的基本变化规律,设计并进行了室内试验,通过测试与分析,获得受龄期、再生集料含量影响路用技术指标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7.
石海龙 《路基工程》2017,(2):113-117
采用顶面法测试了掺RAP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中不同油石比、RAP掺量、水泥掺量、压实度和温度5个因素对其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掺RAP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随乳化沥青油石比的增大而降低;抗压回弹模量随温度升高呈线性降低;抗压回弹模量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增大,推荐水泥掺量为3%;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随着RAP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建议RAP掺量控制在50%范围以内;压实度对添加RAP的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8.
曲旭光 《路基工程》2017,(3):192-195
基于材料抗压回弹模量的测定方法,对已建成的沥青道面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采用数学方法,重点计算和分析沥青道面半刚性基层材料的抗压回弹模量的最佳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9.
通过室内试验对水泥稳定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压回弹模量、劈裂强度、抗冲刷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为5%时,冷再生材料的强度和其它路用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30.
路面弯沉和结构层底拉应力水平是沥青路面设计中的重要参数。研究表明,RAP的含量、水泥含量、沥青稳定剂用量等因素均会影响冷再生混合材料的强度及回弹模量。基于国内外冷再生混合材料的研究现状,首先对山东中海70#沥青进行发泡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和最优沥青含量。随后采用UTM试验机研究了RAP含量为80%和100%两种情况下的抗压回弹模量,并对比了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回弹模量的区别。希望对今后沥青冷再生混合材料的疲劳性能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