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9篇
  免费   107篇
公路运输   1659篇
综合类   1366篇
水路运输   327篇
铁路运输   417篇
综合运输   117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68篇
  2010年   255篇
  2009年   311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230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8 毫秒
991.
本文通过铺筑三种纤维沥青混凝土的试验路工程实例,对目前公路建设中常用的聚丙烯腈纤维、聚酯纤维和木质素纤维等三种纤维的性价比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三种纤维的推荐使用建议。所积累的数据和分析结论为以后其它项目的实践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92.
以某大桥混凝土桥面,通过抛丸工艺处理,喷涂纤维增强防水粘结层,有效改善和提高水泥混凝土面板与沥青铺装层之间的抗剪强度为例,阐述了混凝土桥面喷砂抛丸及纤维增强防水粘结层施工工艺控制重点,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刘成华 《隧道建设》2018,38(Z1):161-166
为解决中条山隧道在施工至高地应力F7主干断层段时,左右线已施工完成的247 m初期支护发生严重变形开裂的问题,选取不同段落对“刚性支护一次到位”和“柔性支护释放应力后进行二次支护”2种方案进行试验,通过对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和初期支护表面观察,得出以下结果: 1)软岩大变形段落采取“刚性支护一次到位”相比“柔性支护释放应力后进行二次支护”变形速率明显下降,最大收敛速率由28 mm/d下降至18 mm/d,最大沉降速率由24 mm/d下降至12.8 mm/d,释放应力时发生变形的“度”更易掌控; 2)在采取“刚性支护一次到位”的基础上,辅以优化“隧道边墙曲率”和“施工工法”等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隧道初期支护变形开裂,确保隧道结构的质量,顺利通过F7主干断层。  相似文献   
994.
董哲 《公路工程》2015,(2):40-44
目前纤维沥青应力吸收层配合比设计方法存在一些技术缺陷,由经验法或理论法确定的碎石、结合料用量往往不是实际工程中的最佳用量。提出采用低温弯曲试验峰值弯拉强度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纤维撒布量,以直剪试验峰值剪切强度确定最佳碎石撒布量,经室内复合梁疲劳试验和vialit脱石率试验验证,该法具有较好的技术优越性。  相似文献   
995.
通过试验了解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对聚丙烯纤维作用机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96.
路面性能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沥青路面结构层整体变形及各结构层变形。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性能与基层结构特征及材料参数尤其是结构层模量密切相关。采用数值有限元计算分析方法,在仅改变路面结构层力学参数的情况下,研究分析相应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变形性状及相关规律。基于此,对各结构层力学参数对路面结构层变形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半刚性基层结构本体变形影响最大的几个因素依次为:基层模量,面层模量,土基模量。在进行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时应重点考虑选择合理的基层模量。  相似文献   
997.
云南公路建设在过去十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绩斐然。但与此同时,部分路面早期损坏现象突出,路面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困绕着广大公路建设者。本文在结合室内试验研究成果、监督检查及日常路面监控服务的经验,对半刚性路面早期损坏现象突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指导后续半刚性路面施工、管理,促进路面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998.
针对高速公路混凝土护栏以及桥面铺装出现的损坏问题,以郑洛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为实例,通过对护栏与桥面铺装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等进行试验分析,对护栏与桥面铺装的混凝土配合比重新设计。结果表明,加入掺合物与纤维之后,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抗裂性以及开裂抑制效果得到了明显提升,改善了护栏与桥面铺装的质量。  相似文献   
999.
姜军 《华东公路》2015,(2):99-100
纤维封层具有高耐磨性、高防水性、高稳定性等特点,同时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较快的时间内即可开放交通,因此在公路养护工程中广泛应用。结合具体的公路养护施工实例,探讨纤维封层技术的具体施工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基于细观力学理论建立纤维混凝土细观结构模型,并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破坏过程及其尺寸效应。首先将纤维混凝土视为由粗集料、硬化纤维水泥砂浆及两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组成的三相复合材料,然后建立了纤维砂浆延性损伤力学模型和内聚力界面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标准试件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差异较小;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随试件尺寸增大而逐渐减小,且变化幅度逐渐降低,峰值后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速率随着试件尺寸增大而加快;尺寸效应是由试件内部断裂裂纹的萌生、扩展和损伤带演化形成过程中应变能的耗散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