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2篇
  免费   286篇
公路运输   2706篇
综合类   1730篇
水路运输   815篇
铁路运输   1405篇
综合运输   202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54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48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339篇
  2012年   322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03篇
  2009年   433篇
  2008年   431篇
  2007年   363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96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36篇
  196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在分析圆弧型车轮型面几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用4段圆弧描述车轮型面与钢轨的接触部分.以4段圆弧中两端圆弧的半径和两中间圆弧的圆心坐标为设计变量,以轮轨磨耗、临界速度和轮轨横向力为目标函数,以满足对最大接触应力、脱轨系数、滚动疲劳因子、临界速度和轮轨横向力的要求为约束条件,建立圆弧型车轮型面多目标优化模型.以欧洲时速200 km标准铁路客车为例,采用给出的车轮型面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其车轮型面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车轮型面经1次优化的车辆运行在半径为3 000m的曲线线路上时一位轮对车轮的总磨耗指数下降约15%,但车辆的临界速度仅为75 m· s-1;通过调整设计变量的取值范围,进行车轮型面优化,得到最优车轮型面Wheel_ Opt,采用此车轮型面的车辆在同样线路上一位轮对车轮的总磨耗指数下降约12%,临界速度提高至105.9m· s-1.  相似文献   
992.
针对轨面不平顺对高架支承块轨道结构振动特性的影响进行现场试验,分别从时域和频域对比分析不同轨面不平顺状态下轨道结构的振动响应,重点考虑10~1 000 Hz频率范围内的振动.分析结果表明:轮轨冲击力和轨道结构振动加速度幅值随轨面不平顺幅值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也受到轨面不平顺类型和波长分布的影响;轨面不平顺引起的钢轨振动频率主要分布在50~1 000 Hz的范围内,承轨台、桥面板垂向振动频率分布在40~200 Hz的范围内,轨面不平顺的波长分布是影响轨道结构振动频率分布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降低谐波型轨面不平顺幅值0.2mm,可以减小钢轨垂向振动水平14.1dB.建议将轨面不平顺谱加入轨道质量的评价指标中.  相似文献   
993.
湿陷性黄土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控制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和分析高速铁路荷载作用下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控制湿陷性黄土地基沉降的效应,采用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对不同桩间距设置条件下的刚性桩桩网复合地基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研究表明:湿陷性黄土地基无法满足高速铁路有砟轨道对路基工后沉降的要求,需要加固处理;随着桩间距由2倍桩径增至6倍桩径,地基工后沉降量增大,差异沉降量增大,桩土...  相似文献   
994.
地铁车辆车轮踏面异常磨耗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青峰 《铁道车辆》2011,49(6):28-32,48
运营速度80 km/h常规城轨车辆的基础制动方式基本采用踏面制动+合成闸瓦,文章针对城轨车辆合成闸瓦对车轮踏面磨耗的影响、制动力分配方式对踏面磨耗的影响、闸瓦与车轮的匹配及热负荷计算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造成地铁车辆踏面异常磨耗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5.
丁军君  李芾  黄运华 《铁道车辆》2011,49(8):1-3,35,1
基于车辆系统动力学仿真和Braghin踏面磨耗模型计算车轮踏面上的磨耗深度分布,并采用小波滤波、滑动平均和傅里叶变换平滑3种方法对踏面磨耗深度曲线进行平滑。结果表明,小波滤波的平滑效果优于滑动平均和傅里叶变换平滑方法;更新磨耗深度越大,对磨耗行为和轮轨几何接触关系影响越大。因此,建议在最大磨耗深度达到0.1 mm时对仿真计算用的车轮型面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996.
运用土壤冻结条件下水热耦合输移基本方程及数值方法,考虑在铺设保温层情况下,加铺防冻胀护道对路基地温特征的影响规律,并与未加铺防冻胀护道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铺设保温材料对减小路基中部附近土体季节冻结深度有明显作用,但对路基两侧冻结深度影响相对较小;加铺防冻胀护道对边坡下土体季节冻结深度有一定程度的抬升作用,上升幅度由路基坡脚向路肩逐渐减小,但对路基中部附近土体季节冻结深度影响甚微;保温板-防冻胀护道复合路基结构形式,充分利用两种措施优点,对路基中心、路肩以及坡脚下最大冻结深度抬升的综合效果更好,抬升最大值分别为1.48、1.01、0.68 m。  相似文献   
997.
LM型货车车轮分别与我国60 kg/m钢轨和美国136RE牌号钢轨匹配条件下,60 kg/m钢轨1:40轨底坡时,轮轨接触斑面积比1:20轨底坡的面积小;美国136RE牌号钢轨在1:40轨底坡条件下的轮轨接触斑面积与60 kg/m钢轨在1:20轨底坡时接触斑面积相当.铺轨试验结果表明,60 kg/m钢轨在1:20轨底坡时,接触疲劳伤损明显比1:40轨底坡轻;SS钢轨在同样的1:40轨底坡条件下其伤损明显比U75V钢轨轻,实际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连续作业模式下的四点法检测进行分析,求出B点偏离及D点偏离对C点矢距的影响,然后建立拨道过程的数学模型,同时定义A点偏离对C点矢距的影响,最终建立四点法检测拨道修正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同理推出三点法检测拨道修正值计算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99.
研究目的:沪杭铁路"平改立"工程新建箱涵桥周边软土地层陆续出现不均匀沉降,塌陷形成土洞,多次进行物探检测,效果不理想,本文旨在充分研究该地区箱涵桥软土地层结构及其沉降成因后,采用地质雷达法、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进行检测试验研究。研究结论:综合多座箱涵桥的成果分析认为,采用不同于传统面波法的多次覆盖多道瞬态面波进行探测,并采用CMP解析法,可有效地压制干扰波,提高信噪比,在箱涵桥的沉降检测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装配锥型踏面和LM磨耗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分别进行正线动力学性能对比试验数据分析表明,锥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直线动力学运行平稳性优于LM磨耗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但LM磨耗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通过侧线、曲线的脱轨系数和轮轴横向力等稳定性能优于锥型踏面轮对的捣固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