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2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595篇
综合类   346篇
水路运输   240篇
铁路运输   229篇
综合运输   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某双洞八车道小净距隧道为依托,从中间岩柱塑性区域、后行洞对先行洞位移及内力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各种围岩级别下四车道小净距隧道的最小净距的合理取值,对超大断面隧道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闸首底板分段法的计算精度及其适用范围,针对规范中横向荷载分配方法的不足,在深入分析边墩横向荷载扩散传递机理的基础上,提出并列铰接悬臂梁法;并首次进行横向整体平衡分析,给出横向不平衡剪力的分配方法。结合工程实例计算,证明横向荷载分配之后进行内力调整的必要性。提出的2结点并列悬臂梁法,能够考虑边墩高度的影响,并反映横向荷载、弯矩分配比例不同的特征。对于承受横向不对称荷载的闸首,还应进行横向不平衡剪力计算和分配。与有限元结果比较分析表明,经横向荷载分配、横向不平衡剪力分配、内力调整后,底板内力计算结果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93.
以理论推导和计算结果为基础,建立不同有限元模型,分析在不同支撑刚度下梁截面的内力变化情况,研究得出了临时支撑在不同刚度时,对简支梁内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支撑刚度与主梁刚度比处于某一比值关系时,主梁全截面受力更均匀合理,不会出现支点负弯矩情况。并结合实桥,通过不同荷载试验,检验了研究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4.
文中对船闸闸室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了闸室底板及闸墙的解析计算法;指出解析计算法没有充分考虑船闸闸室结构的空间特征,只是从平面体系考虑闸室结构内力计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精确度。  相似文献   
995.
以山西某座连续刚构桥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 Midas Civil 仿真分析了悬臂施工阶段中的收缩徐变等因素对结构成桥后箱梁应力的影响,得出了2种工况下由整体升降温以及温度梯度升降温而引起的温度应力,变化趋势一致,两者之差很小,只有在边中跨和中跨附近下缘的温度应力有较小的出入。最终得出采用有限元软件研究桥梁结构温度效应中是否考虑施工阶段对分析结果影响不大,可以省去施工阶段的分析。  相似文献   
996.
张涛  胡欣 《珠江水运》2014,(13):75-76
本文结合某坐床式圆筒码头工程实例,应用Midas/Civil软件分析整个圆筒顶部都有垫板兼做卸荷板的情况下预制垫板的内力,说明有限元软件在处理该类边界条件为非常规支承的结构的优越性及准确性,并对现行规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97.
高速列车轮对因定位不准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初始安装偏差,在通过道岔等薄弱环节时轮轨关系急剧恶化,影响行车安全. 为研究车辆在初始安装偏角状态下通过高速道岔的动力学性能,以18号道岔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具有初始偏转角的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前轮对偏转、后轮对偏转、前/后轮对同向偏转、前/后轮对反向偏转4种工况进行仿真,结合理论推导与数值仿真分析了不同偏转角对车辆入岔姿态及直逆向过岔走行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偏转角向尖轨侧偏转时会导致轮轨过渡位置提前,甚至造成轮缘接触;初始安装偏角对轮轨垂向力的影响主要与偏角形式及偏转角有关,且偏转角超过一定限度时,岔区固有不平顺会进一步加剧轮轨垂向冲击;轮轨横向力主要受主接触点方向与道岔区横向冲击方向的叠加控制;前/后轮对反向偏转情况下,轮轨接触关系恶化,当偏转角为?2.0~?3.0 mrad,脱轨系数超限,影响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998.
以贵广铁路东科岭隧道进口段富水软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流固耦合理论、数值模拟分析并结合施工技术分析,考虑降水前后CD法和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分析比较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洞周位移和支护结构内力。降水前可以采用CD法施工,但是施工效率低下;采用降水井降水后施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可以满足施工稳定性要求,且省时省工。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单肢薄壁连续刚构桥施工失稳破坏频繁发生,损失严重。以西南某桥为背景,先对每个施工阶段进行线性分析,找出各阶段最不利荷载组合,然后分析出最大悬臂阶段各荷载工况、高墩初始缺陷、是否考虑几何非线性等因素对稳定性的影响程度。最后,提出处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00.
论文阐述了单轴旋转调制技术对捷联惯导系统误差抑制的原理,针对单轴旋转捷联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推导了大失准角误差条件下非线性初始对准误差模型,同时为充分利用惯导系统输出信息,提出了一种“加速度+速度”的非线性观测模型;根据系统误差方程和观测方程同时非线性,设计了一种Unscented卡尔曼滤波算法,并对静基座单轴旋转SINS初始对准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水平和方位对准在较短时间内都能达到较高精度,同时对加速度计零偏和三个陀螺漂移实现有效标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