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8篇
公路运输   67篇
综合类   50篇
水路运输   40篇
铁路运输   74篇
综合运输   2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镇江至宣城铁路位于我国长三角地区,是江苏省纵向主骨架的重要段落。从社会经济特征、区域交通运输、运输需求预测等方面展开研究,论证该线的路网功能定位及建设必要性,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2.
在分析关中城市群经济发展现状及城际铁路规划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城际铁路的功能定位和建设的必要性,认为关中城市群已经具备建设城际铁路的能力且时机已经成熟。该城际铁路的建成对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3.
东外环江南公路立交是宁波城市路网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该文对立交设计过程中的交通特征分析、立交功能定位、主要控制因素、设计思路和方案比选等主要阶段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64.
长沙-株州-湘潭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于长沙-株州-湘潭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的研究,总结提出了适合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分析体系.该体系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中观层是及微观层.宏观层是从分析区域轨道交通功能定位及国内外城市群轨道交通发展趋势的角度来判断区域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中观层是研究必要性分析框架的内容,将必要性分析分为交通需求的需要、规划上的需要、城市经济的需要、环境能源的需要等四大方面;微观层系针对中观层的框架内容进行与目标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相符的深层分析.介绍了长沙-株州-湘潭区域轨道交通建设必要性分析的基本过程及内容.  相似文献   
165.
建设快速路是城市拉开发展框架、扩充道路容量以及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结合石家庄市快速路网的规划和建设经验,分析快速路在中心城区段的复合型功能定位,应考虑兼顾道路扩容、应急救援通道、主干路标准提升等多种功能,快速路出入口应结合横向主干道路尽可能选择在路口设置,并应结合城市发展规模、路网密度等全面衡量出入口设置间距。以期能为后续有关城市研究快速路网的规划设计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6.
根据海南省万宁市小海的现状、区位及环境综合治理目标,对小海环湖路的建设条件展开分析,研究环湖路的功能定位,将环湖路分区段展开设计。同时,针对不同区段现状条件及需求,结合道路功能定位展开总体方案设计,可为类似缺乏上位规划条件的环湖道路方案提供相关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167.
168.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速公路服务区功能多元化需求,支撑高速公路服务区可持续发展,本文探索了“服务区+旅游”概念,从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产业资源、车流量多维度分析了“服务区+旅游”特征,研究了新时期背景下“服务区+旅游”典型融合模式和单体服务区+旅游融合发展功能定位,并以莆炎高速(福州段)梧桐服务区为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服务区+旅游典型模式宜划分为综合型、自然资源型、人文资源型、基本型四种;2)单体服务区+旅游融合发展应从区位因素、资源因素、经济因素进行功能定位;3)通过实践应用,福建莆炎高速梧桐服务区功能定位为综合型服务区。研究成果可以强化服务区社会效益,适当提高其经济效益,支撑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9.
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城市立交桥、高架桥桥下空间的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提高交通效率、增强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等为目标,以“以人为本、因地制宜、一桥一策”为原则,基于城市需求和建设条件,将桥下空间利用进行分类研究,按照“合规性、安全性、效率性、适宜性、景观性”的设计理念,提出各类型典型桥下空间利用的设计对策和设计方案,为桥下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0.
从内河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出发,运用增长极理论分析得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扩散域内5个主要内河港口经济腹地的增长极,提出内河港口发展应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出发,确定内河港口自身发展的优先领域,使内河港口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