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8篇
  免费   68篇
公路运输   445篇
综合类   355篇
水路运输   246篇
铁路运输   415篇
综合运输   5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4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研究了露石水泥混凝土路面铺筑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材料选择、冲洗时间、成熟度、双层铺筑混凝土强度等关键技术问题,分析了冲洗时间、成熟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发现温度越高,冲洗时间越早,最早冲洗时间与最迟冲洗时间有较大的间隔,常温下可达十多个小时,温度升高,间隔减小,成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相隔一定时间分两层振捣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强度与一次振捣的水泥混凝土试件强度基本相同。结果表明:成熟度指标、试验法是评价、检测露石工艺性质的有效手段,两层铺筑方法是降低此种路面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2.
本文以双层客车车身骨架有限元分析为基础,运用正交实验方法,通过调整其整体质量分布和改变杆件截面参数,研究提高车身整体扭转刚度和弯曲刚度的途径,探索参数优化和拓扑优化相结合的统计优化方法。同时,保持车身骨架整体质量基本不变。经过优化分析,车身整体抗扭刚度和弯曲刚度分别提高了20.0%和23.0%。  相似文献   
43.
阐述了高强度双层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点,为该类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积累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44.
针对传统冷链物流配送船舶路径优化选取系统存在选取的路径可行性不足的问题,提出基于双层规划的冷链物流配送船舶路径优化选取系统设计。首先架设双层资源计算平台,通过多服务机组云端交互的方式,完成硬件平台的架设;接着,引入双层规划资源算法,对船舶航行相关航线数据进行全局分析,得到均衡要素分析下的可选取路径的合集;最后,通过引入遗传碰撞择优算法,对合集内的路径进行最优值碰撞计算,从得到最优路径完成选取;通过仿真实验,对设计系统的准确性与稳定性进行实验证明,通过对比数据证明所设计的系统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5.
对双层隔振系统采用H2最优控制策略进行主动控制研究,确定双层隔振系统的输出控制目标,采取不同的反馈控制变量,得到外界干扰与输出目标的幅频特性曲线;通过分析幅频特性曲线,比较各反馈控制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最佳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6.
国家加大了对主要干线的车辆超载、超限控制力度,使得农村公路工程的交通压力出现了增大问题。文章以实际工程改造过程为例,阐述了农村公路工程出现安全隐患的原因,并提出完善改造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新旧路基衔接的质量管理、工程改造施工工艺的选择、工程排水改造的质量管理以及涵洞改造的施工质量管理等。  相似文献   
47.
采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对典型船舶密闭舱室双层底进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作业时的局部通风风流流场、有害气体CO_2及CO浓度场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确定有害气体扩散的数学模型。通过设置组分源项的方法利用组分输运方程得出在一定通风量的情况下CO_2及CO气体的浓度分布规律,并与实测数据作对比,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根据不同通风条件下确定焊接作业危险区域,为防止CO_2集聚和CO中毒采取有效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共享单车系统自发的不均衡性导致单车数量分布与用户需求分布之间产生偏移,降低了系统服务能力,需要调度实现再平衡. 现有动态调度算法缺乏考虑起点车辆供给不足,用户在出行过程中“再次”取车的移步需求,难以准确识别用户真实的出行需求分布,降低了调度效果. 本文提出以用户出行选择行为为下层,以调度车辆路径规划为上层的双层规划模型框架,设计结合仿真系统的启发式求解算法. 算例场景基于上海市虹口、杨浦区共享单车历史出行数据搭建,并进行网格化处理. 算例结果表明,模型能有效识别移步需求,提高共享单车的供需匹配能力. 针对各类调度资源配置情况,共享单车的供需匹配率提升18.07%~ 19.89%,提高了共享单车系统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49.
合理设置高速公路收费站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车道数量,对高速公路通行效率至关重要。针对目前路网中ETC与MTC (Manual Toll Collection)车辆混行的情况,考虑ETC的普及率,结合多用户路网均衡模型和排队论方法,建立基于双层规划模型的高速路网ETC车道优化布设方法。上层模型以车辆总通行时间最小为目标,优化设置进出收费站的ETC车道数量;下层模型为多用户路网均衡模型,反映ETC和MTC车辆的路径和收费车道选择行为。下层模型通过设计收费站的等价拓扑结构,表征收费站的车道使用规则及车辆的收费车道选择行为,并采用排队论方法估计ETC和MTC车道的收费排队时间。根据模型的特点设计了基于主动集的启发式算法,利用参数二进制与拉格朗日函数法确定迭代下降方向,解决了下降方向与步长难以计算的问题;通过内嵌优化函数的方式,保证在主动集转化过程中上层约束均不会失效,且避免了迭代过程中的模型解退化问题。基于上海市绕城高速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ETC普及率的提升,收费排队时长按照负指数趋势下降;与按比例布设ETC车道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最高可降低57.4%的收费排队时间,且该方法可以避免ETC车道布设过多对于MTC车道通行能力挤压造成的负面效果。研究成果可以有效指导高速路网ETC车道的布设,提高路网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50.
目前我国交通拥堵给许多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如何缓解交通拥堵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路径安排问题上,建立了基于控制中心的双层规划模型。上层目标从交通管理者的角度,最小化出行者的系统总阻抗,下层模型通过基于元胞传输模型构建了出行者的动态路径选择行为模型。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提出的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