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1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55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523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对一起由于电力机车多机联挂、多台受电弓同时升弓运行,造成接触网锚段关节式分相烧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2.
高速受电弓—接触网系统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研究了单臂受电弓——简单链形悬挂接触网系统的动态特性,建立了数学模型,得到了系统的动态运行模拟计算方法,并给出在高速运行下,受电弓、接触网主要结构参数对弓网接触特性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受流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摆式动车组主动控制受电弓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摆式动车组车体倾摆时对受电弓的影响,研究了国外摆式列车的发展情况,提出了采用主动控制受电弓系统的方案,对控制系统进行了运动学、受力分析、几何关系、控制规律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4.
《中国铁路》2007,(2):71-71
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九方电器公司从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引进的TSG14型、TSG15型、TSG18型三种受电弓国产化项目,一次通过西门子公司的审查认证,并获得认证证书,标志着九方电器公司受流器技术引进的圆满成功,受电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5.
接触网和受电弓是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弓网之间的动态接触又是保证电力机车良好受流的关键条件,所以寻求良好的弓网关系是铁路供电系统设计的一个重点.考虑到目前弓网接触力大多采用接触式检测手段,对于非接触检测的研究方法较少,故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算法检测弓网接触力的新方法.简化受电弓弓头结构,分析了弓网接触力与弓头位移之间的关系,建立弓网接触力计算模型;并在弓网混合模拟试验台进行地面验证实验:首先,利用图像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标记点的目标跟踪与特征提取;然后,通过数据处理模块对得到的位移信息进一步分析得到弓头加速度等信息,修正得到加速度信号;最后,对经过惯性力和阻尼力修正后的接触力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图像处理检测得到的弓头位移最大测量误差仅为1.3 mm,精度较高;同时检测得到的弓网动态接触力的最大值、平均值和标准差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5.46%、5.15%和4.58%,测量误差较小.结果证实此方法检测弓网接触力是可行的,且检测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弓网异常磨耗会给列车正线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掌握受电弓碳滑板实际磨耗状况,对于制定应对措施很重要。文章针对郑州地铁1号线弓网异常磨耗现象,以列车碳滑板统计数据为基础,阐述碳滑板万公里磨耗计算方法、碳滑板轮廓分析方法,分析了碳滑板最低厚度分布值与磨耗的关系,以及碳滑板偏磨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弓网异常磨耗时期特点提出了受电弓检修计划。  相似文献   
109.
针对某型受电弓在国内地铁线路运用过程中出现的弓头滑板支架开裂故障,文章通过失效分析、受力分析及强度仿真计算,分析故障原因,并提出2种滑板支架结构优化方案。通过对原设计方案和2种优化方案的对比分析,建议采用优化方案1对滑板支架进行结构优化,且装车运行考核结果也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