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10篇
公路运输   109篇
综合类   53篇
水路运输   25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变压器的故障与排除: 如胶木破裂.可用浇注沥青绝缘的办法。若变压器出现高温,或发生短路,可将点火线圈拆下,用线带或麻绳把它捆好,安置在温度低的位置(临时救济)。线圈内部短路,搭铁或绝缘部分破裂,则须更换新件。  相似文献   
22.
采用有限差分软件,对不同围岩、不同埋深的单线和双线电化铁路隧道进行了数值模拟,对围岩松动土体的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得出松动土体的破坏范围,并与理论解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朗肯解与规范解分别反映单线和双线电化铁路隧道松动土体的破裂角;破裂角规范解对围岩参数的变化不敏感;隧道跨度对松动土体的破坏范围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3.
故障现象:一辆东风EQ6780KT-108型汽车,在坡道行驶时,突然出现后制动皮膜破裂、漏气,致使整车无制动的不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24.
从岩石材料破裂时所储能量损耗范围的角度,提出了岩石材料破裂分维空间的概念,通过这一概念,讨论了岩石材料强度尺寸效应的定量关系和机理。  相似文献   
25.
汽车在行驶途中,油路发生故障,应按如下方法检查排除。  相似文献   
26.
故障现象:一台东风EQ6780KT-108汽车在坡道行驶时突遇险后制动皮膜破裂,整车无制动。检查气压表上后制动的气压为0,而前制动的气压为6个大气压。故障检查:在对底盘进行检查时,发现气压正常时,后轮制动气室虽然漏气但前制动仍然工  相似文献   
27.
本文运用气体─固体粒子两相流理论,将流动视为气体和固体粒子伪流体的混合物的流动,对内破裂现象进行了理论研究,并给出了基于实验结果和考虑相容百分数的影响的固体粒子阻力系数公式。运用有限控制体积法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可信。这项研究还为多相流的传输、泥沙沉积现象等研究提供了理论和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28.
假定挡土墙后滑动面为库伦平面滑裂面,基于能量法,推导出了适合与砂性土与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然后引入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对最危险滑动面所对应的破裂角在变量范围内进行全局搜索。运用本文方法分别对墙后填土为为砂性土和粘性土的挡土墙土压力进行计算,发现对于砂性土,优化方法得到的破裂角与理论精确解完全一致;对于粘性土,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对误差为5.5%。  相似文献   
29.
岩质边坡平面滑动验算包括岩体内部结构面验算和岩体抗剪强度验算.均质边坡岩体由于抗剪不足产生平面滑动,通过假定破坏面与内摩擦角之间关系迭代求解安全系数,探寻破裂角和内摩擦角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简化估算安全系数公式.通过与数值解对比验算,可知简化公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可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0.
本文作为一个讲座对以往研究成果作一综述。回顾了当前采用的3种隧道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数值极限分析的地层-结构法,克服了地层-结构法缺点,可以求得设计所需的围岩稳定安全系数,解决了当前设计中的人为性问题。对隧道深浅埋分界线进行了探索,叙述了基于散体理论的隧洞深浅埋分界标准。提出了基于弹塑性理论的隧洞深浅埋分界标准,并对2种分解标准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阐述了隧道设计计算的5个基本理念: 1)隧道设计必须满足运行和施工中安全要求,提出初期支护后围岩安全系数必须保证施工安全; 2)隧道设计计算模型必须适应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围岩压力特征,符合隧道实际受力情况; 3)必须符合现代围岩压力理论与现代支护原理,充分发挥围岩自承作用; 4)隧道结构计算模型也应符合结构实际受力状态,树立初期支护作为围岩加固材料,按塑性理论计算的新理念; 5)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与计算参数,确保隧道设计计算的科学性。最后以一个地铁车站为例,采用本讲座提出的方法介绍了Ⅱ、Ⅲ、Ⅴ级围岩中隧道的设计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