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4篇
  免费   51篇
公路运输   774篇
综合类   800篇
水路运输   37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1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4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2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荷载,应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路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受水、温度、土质等客观因素影响,同时也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设计、施工方法及养护方法是否正确等人为因素制约。  相似文献   
112.
后张法预应力普通空心板张拉过程中经常出现锚头局压区端块碎裂的问题,文中结合工程实例,对锚头局压区端块碎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3.
深挖引起的滑坡、坍塌、裂缝等地质灾害是山区公路建设中常遇见的问题。针对高边坡的特点,以省道202线屏南至古田二级公路古田高坑至极乐寺段(A2标段)K47+540~K47+740路线左侧山体裂缝综合处治的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治理山体裂缝的卸、排、挡、护综合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4.
李彪 《路基工程》2019,(3):212-216
以G310线牛背至麦积公路K1428+000~+200段山体滑坡处治工程为例,通过对滑坡体灾害的成因分析,并结合区域内地质特征,对滑坡体采取坡面主动卸载,坡脚处设置抗滑桩板墙支护的方案。经过综合处治,目前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有效地保障了该路段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15.
五爪观隧道位于宜万铁路宜昌至利川段,隧道区域内地质条件复杂。本文就隧道施工中遇到的岩溶、岩堆等不良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措施,保证了施工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6.
结合平阳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泥涌水灾害特征,在补充地质勘查、物探勘测、水文观察的基础上,按照“以堵为主,控制排放”的原则,综合溶洞裂隙回填、注浆堵水、控制排放、加强支护、水压结构监测多种措施,对突泥涌水段进行灾害处治,为后继富水承压隧道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7.
沥青路面裂缝的产生与发展会导致路面松散、翻浆、坑槽等病害的滋生,从而使路面强度明显降低,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功能.该文介绍了一种新的沥青路面裂缝深层处治方法,并介绍了其在广东省多条高速公路养护施工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8.
通过分析顶管穿越既有路基引起地基沉陷的原因,应用袖阀管注浆法对顶管穿越影响深度范围内的天然沉积土、路基填土局部松散或脱落层位进行加固处理,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分析了加固设计方案,阐述了袖阀管注浆参数的选定、施工工艺以及加固效果的检测。工程实践表明袖阀管注浆法是一种简便可行、值得推广的地基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19.
广(南)砚(山)高速公路小那丫隧道,地处云南省砚山县境内,工程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多次发生坍塌事故,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进展.文章在研究隧道工程地质、水文、设计、施工等基础上分析了其坍塌变形原因.并利用双层钢拱架加固初期支护、小拱部开挖支护、大管棚预支护等施工技术顺利通过了坍塌体.成功的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隧道坍塌处冶措施.  相似文献   
120.
滑坡问题高速公路的主要病害之一。本文总结了判断滑坡依据,提出了滑坡治理的原则,归纳了目前治理滑坡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为类似高速公路病害处治及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